caoporn成人-久久综合久久伊人-色欧美在线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快鸭|www.yoyo521.com

中華上下五千年(精)/中國文化文學經典文叢

導語    由徐立亭編著的這套《中華上下五千年》解讀了中華五千年歷史精華,追尋了華夏文明的歷史起源,汲取了圣古先賢的睿見卓識,開啟了鑄就非凡的智慧人生。它用精煉生動的文字,科學簡明的體例,豐富全面的內容,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多視角全方位的有機結合,幫助讀者從全新的角度和嶄新的層面去考察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內容提要  &nb

42.00原價¥47.00元
庫存 10000
  • 頁數:480頁
  • 開本:16開 精裝
  • 出版社:吉林文史
  • ISBN:9787547230916
  • 作者:編者:徐立亭|總主

導語

    由徐立亭編著的這套《中華上下五千年》解讀了中華五千年歷史精華,追尋了華夏文明的歷史起源,汲取了圣古先賢的睿見卓識,開啟了鑄就非凡的智慧人生。它用精煉生動的文字,科學簡明的體例,豐富全面的內容,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多視角全方位的有機結合,幫助讀者從全新的角度和嶄新的層面去考察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

內容提要

    “讀史以明鑒,察古以知今?!睘榇耍幷咝炝⑼ぞ木庍x了這本《中華五千年》?!吨腥A五千年》編者以時間為經,以事件和人物為緯,穿針引線,縱橫交織,從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開始。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精髓一一展現。為讀者提供了了解歷史的捷徑。翔實的歷史片斷,彌足珍貴的圖片,加之細膩的筆法,簡潔的語言和親切的文風,清晰地勾勒出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和歷史人物的真偽善惡,也使得此書成為名副其實的掌上歷史博物館。

目錄

第一編  原始社會
  1.北京猿人
  2.知母不知父
  3.彩陶和黑陶
  4.三皇五帝
  5.堯舜“禪讓”
  6.大禹治水
第二編  奴隸社會
  7.“家天下”
  8.成湯伐桀
  9.盤庚遷殷
  10.甲骨文
  11.司母戊鼎
  12.前徒倒戈
  13.分封諸侯
  14.井田制
  15.國人暴動
  16.《周易》
  17.春秋五霸
  18.鐵器和牛耕
  19.孔子
  20.《詩經》
第三編  封建社會
  21.戰國七雄
  22.商鞅變法
  23.都江堰
  24.孫武和孫臏
  25.《離騷》
  26.百家爭鳴
  27.扁鵲
  28.秦始皇
  29.萬里長城
  30.焚書坑儒
  31.揭竿而起
  32.四面楚歌
  33.漢初三杰
  34.文景之治
  35.橫掃漠北王庭
  36.張騫通西域
  37.獨尊儒術
  38.金縷玉衣
  39.昭君出塞
  40.《史記》
  41.托古改制
  42.赤眉和綠林
  43.二十八將
  44.跋扈將軍
  45.紙的發明
  46.渾天儀和地動儀
  47.名醫華佗
  48.太平道
  49.官渡之戰
  50.火燒赤壁
  51.竹林七賢
  52.豪門斗富
  53.五胡十六國
  54.草木皆兵
  55.建安文學
  56.皇帝改姓
  57.《神滅論》
  58.祖沖之
  59.云崗石窟
  60.《齊民要術》
  61.《水經注》
  62.《開皇律》
  63.大運河
  64.趙州橋
  65.瓦崗寨
  66.“天可汗”
  67.長安城
  68.文成公主
  69.渤海郡王
  70.唐僧取經
  71.武則天
  72.租庸調
  73.節度使
  74.沖天大將軍
  75.唐詩
  76.五代十國
  77.雀鼠耗
  78.千佛洞
  79.陳橋兵變
  80.楊家將
  81.“均貧富”
  82.遼都五京
  83.榷場互市
  84.“三不足”
  85.漆園誓師
  86.猛安謀克
  87.岳家軍
  88.理學
  89.三大發明
  90.《夢溪筆談》
  91.宋詞
  92.成吉思汗
  93.文天祥
  94.行省制度
  95.黃道婆
  96.元曲
  97.紅巾軍
  98.和尚做皇帝
  99.北京城
  100.鄭和下“西洋”
  101.“廠”與“衛”
  102.一條鞭法
  103.戚繼光
  104.《徐霞客游記》
  105.《農政全書》
  106.《本草綱目》
  107.李闖王
  108.“八旗制”
  109.攤丁入畝
  1 10.軍機處
  111.“討還故土”
  112.雅克薩之戰
  113.白蓮教
  114.三先生
  115.《紅樓夢》
  116.《四庫全書》
第四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17.“鐵頭老鼠”
  118.虎門銷煙
  119.牛欄岡
  120.《南京條約》
  121.《海國圖志》
  122.冒險家的樂園
  123.浮動地獄
  124.海關的陷落
  125.金田起義
  126.《天朝田畝制度:
  127.天足和女狀元
  128.湘軍
  129.北伐和西征
  130.天京變亂
  131.《資政新篇》
  132.痛打“洋槍隊”
  133.捻軍
  134.亞羅號事件
  135.火燒圓明園
  136.趁火打劫
  137.總理衙門
  138.垂簾聽政
  139.北洋海軍
  140.收復新疆
  141.火燒望海樓
  142.無產者和資產者
  143.鎮南關大捷
  144.甲午海戰
  145.“門戶開放”
  146.《天演論》
  147.百日維新
  148.義和拳
  149.《辛丑條約》
  150.詹天佑
  151.《革命軍》
  152.日俄戰爭一
  153.同盟會
  154.鑒湖女俠
  155.黃花崗
  156.皇族內閣
  157.武昌起義
  158.二次革命
  159.護國軍
  160.張勛復辟
  161.護法運動
  162.火燒趙家樓
  163.黨的成立
  164.國共合作
  165.五卅運動
  166.北伐戰爭
  167.“四一二”政變
  168.南昌起義
  169.會師井岡山
  170.萬里長征
  171.“一二九”運動
  172.西安事變
  173.血染盧溝橋
  174.抗日烽火
  175.皖南事變
  176.活捉康德皇帝
  177.四大家族
  178.重慶談判
  179.戰略決戰
  180.開國大典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在這種情況下,劉福通利用白蓮教暗暗串通窮人。有一次,元朝政府強征農民15萬人挖黃河河道。監督挖河的官吏乘機克扣河工“食錢”。河工挨餓受凍,群情激憤。劉福通派了幾百名教徒作民俠,在工地活動,傳布“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歌謠,暗中鑿了個一只眼睛的石頭人埋在工地。民工挖出后,反抗的烈火頓時燃起。
    公元1351年4月,在韓山童、劉福通領導下,3000人在河北永年縣白鹿莊準備起義。因事前泄密,遭到敵人破壞,韓山童犧牲。劉福通突圍后把起義群眾組織起來。起義者以紅巾裹頭,一鼓作氣占領潁州(今安徽阜陽)、羅山(今河南羅山縣)、上蔡(今河南上蔡縣)、真陽(今河南正陽縣)、確山(今河南確山縣)等地。當時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首詩:“天遣魔軍殺不平,不平人殺不平人,不平人殺不平者,殺盡不平方太平。”它反映了元朝統治下的階級對立和民族壓迫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被壓迫的廣大農民的政治理想。
    紅巾軍所到之處,開倉散米,賑濟貧民,深得人民擁護。群眾紛紛加人紅巾軍,隊伍迅速擴大到幾十萬人。在紅巾軍的影響下,全國各地農民紛起響應。人數較多的有蕭縣(今安徽蕭縣西北)的芝麻李部、蘄水(今湖北浠水)的徐壽輝部、南陽的布王三部、荊樊的孟海馬部、濠州(今安徽風陽東)的郭子興部等。以吳天保為首的瑤族人民起義,也加人紅巾軍。
    為推翻元朝的反動統治,起義軍提出以“明”斗“暗”(“明”指起義軍;“暗”指元朝統治)的口號,鼓舞群眾向封建官府作斗爭。公元1355年,劉福通率軍攻下毫州,立韓林兒為“小明王”,國號稱“大宋”,年號為“龍鳳”,建立了農民革命政權。
    此后,劉福通分兵3路北伐。東路由毛貴率領,經山東攻人河北,直逼元大都;中路由關先生、破頭潘等率領,攻向山西、河北一帶,經大同直搗元上都(今內蒙古多倫西北),放火燒毀“富夸塞北”的蒙古皇宮,繼續轉戰遼東各地;西路由白不信、李喜喜率領,直趨關中,攻下興元(今陜西南鄭縣)、鳳翔(今陜西鳳翔縣),轉戰四川、甘肅、寧夏各地。農民起義軍節節勝利,出現“官府四散躲”,“紅軍府上坐”的大好形勢。
    在3路大軍轉戰各地的同時,劉福通率部于公元1358年5月又攻克汴梁,定為國都。在紅巾軍沉重地打擊下,元王朝危在旦夕。
    元朝統治者如熱鍋里的螞蟻,驚慌失措,先派遣的回軍、漢軍潰敗后,又派御史大夫也先帖木耳帶兵鎮壓,結果又大敗而歸,軍資兵器幾乎丟光。元朝統治者搜羅一切反動力量,孤注一擲,從各處向紅巾軍撲來。
    紅巾軍奮勇抗擊官兵和地主武裝的進逼。由于兵力分散,3路大軍流動作戰,沒有鞏固的根據地,又缺乏周密的作戰計劃,往往使所占之地得而復失。正當紅巾軍與元朝軍隊進行殊死斗爭的關鍵時刻,義軍領袖劉福通遇難。中原地區的紅巾軍被地主武裝鎮壓下去。公元1363年,紅巾軍建立的韓宋政權結束了。在南方,朱元璋的起義軍發展迅速。公元1368年,元王朝在各地農民軍打擊下滅亡了,朱元璋建立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