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自救圣者渡人/最美文
導(dǎo)語 陳曉輝、一路開花等編著的《強者自救圣者渡人》精選張愛玲、廬江布衣、崔鶴同、劉艷梅、雪原等幾十位國內(nèi)作家、名家在《讀者文摘》、《青年文摘》、《瘋狂閱讀》、《中學(xué)生》等名刊上發(fā)表的精美文章。作品充滿哲思和感動:或擷取生活中的細節(jié),以小見大;或?qū)懴履承┍晃覀兺耆雎詤s兀自綻放的另一種精彩人生。那些似曾相識的小故事,那些毫不起眼的點滴,在作者的筆下變成唯
導(dǎo)語 陳曉輝、一路開花等編著的《強者自救圣者渡人》精選張愛玲、廬江布衣、崔鶴同、劉艷梅、雪原等幾十位國內(nèi)作家、名家在《讀者文摘》、《青年文摘》、《瘋狂閱讀》、《中學(xué)生》等名刊上發(fā)表的精美文章。作品充滿哲思和感動:或擷取生活中的細節(jié),以小見大;或?qū)懴履承┍晃覀兺耆雎詤s兀自綻放的另一種精彩人生。那些似曾相識的小故事,那些毫不起眼的點滴,在作者的筆下變成唯
陳曉輝、一路開花等編著的《強者自救圣者渡人》精選張愛玲、廬江布衣、崔鶴同、劉艷梅、雪原等幾十位國內(nèi)作家、名家在《讀者文摘》、《青年文摘》、《瘋狂閱讀》、《中學(xué)生》等名刊上發(fā)表的精美文章。作品充滿哲思和感動:或擷取生活中的細節(jié),以小見大;或?qū)懴履承┍晃覀兺耆雎詤s兀自綻放的另一種精彩人生。那些似曾相識的小故事,那些毫不起眼的點滴,在作者的筆下變成唯美的、充滿詩意的文字,給讀者帶來偶然的頓悟與“悅讀”的享受。
陳曉輝、一路開花等編著的《強者自救圣者渡人》是“最美文”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本書從《讀者文摘》、《青年文摘》、《瘋狂閱讀》、《中學(xué)生》、《語文報》等名刊中精選70余篇精美文章。書中那細膩的筆觸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撥動你的心弦,總能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歷練人的性情,厚實人的底蘊。每一個故事都意味深長,使回味無窮。一篇篇智慧火花的文章,為心靈打開了一扇扇的窗戶。
當(dāng)你想要退縮的時候,當(dāng)你想要放棄的時候,當(dāng)你不知道為什么而奮斗的時候,你需要看看這本書。那些修心的故事,會帶給你勇氣和智慧,助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青年文摘》付江
正在經(jīng)歷的孤獨,我們稱之為迷茫;經(jīng)過的孤獨,我們稱之為成長。面對生活的殘酷與壓力,我們能否從容前行?希望這本書能給你帶來一些新的力量,讓你鼓起勇氣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瘋狂閱讀》趙耕
每個人面前都有一條未知的路,生活和機遇也許會讓我們走上不同的岔路。但請相信,你的態(tài)度和性格最終還是會把你引到那條成功的路上。那么如何成功,就從這本書看起吧。
——《中學(xué)時代》陳琛
寫給獨自在都市中奮斗的你,你若不勇敢,誰替你堅強?感謝淚水、感謝挫折、感謝我一直堅持,從未放棄。篇篇佳作,激勵無數(shù)人,帶你穿越低谷、走過泥濘,今天的淚水,將會是你明天的成長。愿所有的負擔(dān)都變成禮物,愿所有受過的苦都能照亮前方的路。
——《遼寧青年》岳抒青
第一輯 楊瀾的“加減人生”
更衣記(文/張愛玲)
蕭敬騰咋從“惡魔”變“王子”(文/苗向東)
300頁以后的故事(文/順江)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文/林玉椿)
做自己命運的設(shè)計師(文/李紅都)
楊瀾的“加減人生”(文/李良旭)
蔣方舟的夢想(文/旭旭)
一個把中國展現(xiàn)給世界的“95后”(文/雪妍)
用二十載鑄造傳奇(文/張云廣)
馬云的財富觀(文/廬江布衣)
第二輯 巴金的真
上帝的另一扇門(文/文小圣)
顏回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文/林振宇)
看見自己絢麗的影子(文/學(xué)學(xué))
讓人心永遠向你聚攏(文/段奇清)
夢想從一句“謠言”出發(fā)(文/隨風(fēng))
時來運轉(zhuǎn)的登徒子(文/水玉蘭)
巴金的真(文/劉艷梅)
第三輯 黃侃先生的俠氣
黃侃先生的俠氣(文/蘇打)
搜尋自己的夢想(文/崔鶴同)
勤奮上進的李克強(文/春秋)
他們是貴族(文/張珠容)
執(zhí)著的刺客豫讓(文/claa)
一只鳥接著一只鳥(文/劉代領(lǐng))
把眼淚變成鉆石(文/佳山)
強者自救,圣者渡人(文/隨風(fēng))
要在火星上退休的人(文/奇清)
第四輯 鄧紫棋:我選擇永不停息的努力
成功背后(文/涂麗)
斗米中顯人品(文/劉艷梅)
鄧紫棋:我選擇永不停息的努力(文/曾少令)
不妨?xí)簳r擱置夢想(文/念珠)
“歧視”是把雙刃劍(文/朱笑寒)
卑微是最好的起點(文/孔超)
“苦”即是“補”(文/清翔)
活著,愿為夢想而“死”(文/徐偉)
張躍:一個決絕的“地球衛(wèi)士”(文/彼岸花香)
先賺口碑,后有“金碑”(文/大可)
第五輯 華晨宇:音樂生命里的一道微光
機遇總會來臨(文/文小圣)
假如你有兩塊面包(文/還君明珠)
華晨宇:音樂生命里的一道微光(文/王舉芳)
給缺點化妝(文/紅川)
面對痛苦,優(yōu)雅轉(zhuǎn)身(文/芳心)
生命的承諾(文/雪原)
劉和平:讓自己成為一束光(文/麥淇琳)
勞麗詩:在心里養(yǎng)一朵菩提花(文/陳小藍)
第六輯 劉醒龍:冰凌花的零度綻放
郭京飛:修煉更美好的自己,等風(fēng)來(文/筱梅)
劉醒龍:冰凌花的零度綻放(文/筱麥)
把自己當(dāng)作一棵安靜的大樹(文/素紙箋)
阿來:生命靜止的光芒(文/陳溯)
曹格:人生是一條彎彎的小巷(文/陳溯)
世界最窮的總統(tǒng)(文/佟才錄)
索菲亞·羅蘭最好的一場戲(文/胡識)
傳奇的背后(文/雪子)
讓信念升值(文/雨街)
總統(tǒng)身邊有一個“居心不良”的人(文/梅若雪)
第七輯 董卿的家教
介子推:烈火中永生(文/李軍民)
用心書寫那個屬于自己的符號(文/李軍民)
蘇忠基:“摩的”作家的美好憧憬(文/冠豸)
心中的向日葵(文/林振宇)
張雅文:當(dāng)個女作家有多難(文/思想者)
董卿的家教(文/木子)
沒有方向,任何風(fēng)都會成為逆風(fēng)(文/順江)
從文員到CEO,一個“土鱉”的奮斗(文/一切隨風(fēng))
三記耳光打出的名主播(文/隨風(fēng))
第八輯 于丹的短板
命運的主人(文/陳鳳珍)
最有價值的球員是母親(文/十三頁)
把糟糕數(shù)字念上50遍(文/飛鴻)
于丹的短板(文/雪雪多多)
浪是海的花,心是靈的魂(文/張君燕)
把失敗的路再走一遍(文/紫蓬客)
找個合適的位置(文/潛川游子)
做替補,也一樣可以氣象萬千(文/佳音)
一張信紙上的46個名字(文/澳大利亞)
更衣記
文/張愛玲
如果當(dāng)初世代相傳的衣服沒有大批賣給收舊貨的,那么一年一度六月曬衣裳,該是一件輝煌熱鬧的事罷。你在竹竿與竹竿之間走過,兩邊攔著綾羅綢緞的墻——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富室里挖掘出來的甬道。
子孫在晾衣裳的時候把灰塵抖了下來,灰塵在黃色的太陽里飛舞著。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wěn)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帳憫,又像忘卻了的憂愁。
我們不大能夠想象過去的世界,這么迂緩,寧靜,齊整——在滿清三百年的統(tǒng)治下,女人競沒有什么時裝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著同樣的衣服也不覺得厭煩。開國的時候,因為“男降亥不降”,女子的服裝還保留著顯著的明代遺風(fēng)。從十七世紀(jì)中葉直到十九世紀(jì)末,流行著極度寬大的杉褲,有一種四平八穩(wěn)的沉著氣象。
領(lǐng)圈很低,有等于無,穿在外面的是“大襖”;在非正式的場合,寬了衣,便露出“中襖”;“中襖”里面有緊窄合身的“小襖”,上床也不脫去,多半是嬌媚的桃紅或水紅。三件襖子之上又加著“云肩背心”,黑緞寬鑲,盤著大云頭。
削肩、細腰、平胸,薄而小的標(biāo)準(zhǔn)美女在這一層層衣衫的重壓下失蹤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過是一個衣架子罷了。中國人不贊成太觸目的女人,歷史上記載著這樣一個聳人聽聞的美德——譬如說,一只胳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便將它砍掉——雖然博得普通的贊嘆,但知識階級對之總隱隱地覺得有點遺憾,因為一個女人不該吸引過度的注意。女人想出眾一點,連堂而皇之的途徑都有人反對,何況奇裝異服,那自然更是傷風(fēng)敗俗了。
出門時褲子上罩的裙子,其規(guī)律化得更為徹底。通常都是黑色,逢著喜慶年節(jié),太太穿紅的,姨太太穿粉紅。寡婦系黑裙,可是丈夫過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細榴是女人的儀態(tài)最嚴(yán)格的試驗。
家教好的姑娘,蓮步姍姍,百褶裙雖不至于紋絲不動,卻也只限于最輕微的搖顫,穿不慣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來便予人以驚風(fēng)駭浪的印象。更為苛刻的是新娘的紅裙,裙腰垂下一條條半寸來寬的飄帶,帶端系著鈴。行動時只許有一點隱約的叮當(dāng),像遠山寶塔上的風(fēng)鈴。晚至一九二○年左右,比較瀟灑自由的寬褶裙人時了,這一類的裙子方才完全廢除。
民國初建立,有一時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氣象。大家都認真相信盧騷的理想化的人權(quán)主義,學(xué)生們熱誠擁護投票制度、非孝、自由戀愛,甚至于純粹的精神戀愛也有人實驗過,但似乎不曾成功。
時裝上也顯出空前的天真,輕快,愉悅。“喇叭管袖子”飄飄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襖腰部極為緊小,上層階級的女人出門系裙,在家里只穿一條齊膝的短褲,絲襪也只到腰為止。褲與襪的交界處偶然也大膽地暴露了膝蓋,存心不良的女人往往從襖底垂下挑逗性的長而寬的淡色絲質(zhì)褲帶,帶端飄著排穗。
民國初年的時裝,大部分的靈感是得自西方的。衣領(lǐng)減低了不算,甚至被蠲免了的時候也有,領(lǐng)口挖成圓形,方形,雞心形,金剛鉆形。白色絲質(zhì)圍巾四季都能用,白絲襪腳跟上的黑繡花,像蟲的行列,蠕蠕爬到腿肚子上。交際花與妓女常常有以戴平光眼鏡為美,舶來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見一斑。
軍閥來來去去,馬蹄后飛沙走石,跟著他們自己的官員、政府、法律,跌跌絆絆趕上去的時候,衣服也同樣地千變?nèi)f化。短襖的下擺忽而圓,忽而尖,忽而六角形。
女人的衣服通常是和珠寶一般,沒有年紀(jì)的,隨時可以變賣,然而在民國的當(dāng)鋪里就不復(fù)受歡迎了,因為過了時就一文不值。在政治混亂期間,人們沒有能力改良他們的生活情形,他們只能夠創(chuàng)造他們貼身的環(huán)境——那就是衣服……
(原載《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