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15頁
- 開本:16開 平裝
- 出版社:煤炭工業
- ISBN:9787502054403
- 作者:編者:陳曉輝//
導語
我們活著不必為了誰,也不需要為了誰而讓自己飽受情感的煎熬,因為那個屬于你的人終會來到你的身邊。而你所需要做的,只是默默的等待。愿你在每次情感低潮時,都能輕而堅定地對自己說,親愛的,快來吧,我一直在等你。曾經、現在、將來的一切煩擾,傷悲,都會過去。有些人,一時錯過,就是一世,幸好,我終于等到了你。希望陳曉輝、一路開花主編的散文集《讓我的青春不寂寞》中的這些文字能夠溫暖你,就像深夜被夢驚醒后,喝下的那一杯溫水,給你妥帖的安慰。
內容提要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在做一本書,而是給每一個人布置一片風景,讓總是匆匆而過的腳步和心靈,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陽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沒有因為感動而流淚的眼睛。
陳曉輝、一路開花主編的散文集《讓我的青春不寂寞》挑選能與你產生共鳴的文字,和你分享,打造經典閱讀典范!這些文字都由《讀者》、《意林》、《青年文摘》的超人氣當紅作家傾情奉獻。
媒體推薦
如果,你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愛思考的人,那么你不妨讀一下這本書。一則小故事蘊含著大道理,一段小經歷濃縮著生命的真諦。看似簡單的話語,卻道出了最真實的想法,是的,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靠自己去爭取和奮斗。
——《意林》劉世佳
這本書,關乎青春;關乎成長;關乎一步一個腳印;關乎風雨后心靈的歷練;關乎在經歷人生坎坷時如何獲得對自我的救贖。它告訴正在奮斗中的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了不起,你的優秀,不需要任何人來證明。
——《中學時代》陳琛
一個個激勵、暖心的人生小故事,每一個都可能改變你的一生。它帶給你勇氣和智慧,帶給你不一樣的精神正能量,助你成為優秀的自己。
——《瘋狂閱讀》趙耕
這本書的每篇每頁,都會讓所有整日無所事事、碌碌無為的讀者們慚愧得無地自容,繼而咀嚼“生命”這個詞的最終含義。在我們的讀書界,這種能夠扣問人的靈魂的文本,實在太少了。
——《中學生》高雪曉
目錄
第一輯 素心如簡
聽雨(文/季羨林)
路過你人生的朋友(文/王曉宇)
請別窮了心(文/范澤木)
留三分,給優雅(文/范澤木)
夠得著的幸福才是你的(文/積雪草)
讓我的青春不寂寞(文/安一朗)
淡定人生更美(文/雪子)
素心如簡(文/李玲)
哈斯特鷹的悲劇(文,沈岳明)
生命在于“靜止”(文/張珠容)
時間去哪兒了(文/孫道榮)
得其反,適(文/凌云)
第二輯 歲月無驚
歲月無驚(文/許冬林)
飛鳥的敬禮(文/[澳]安妮·馬爾 孫開元編譯)
認真地老去(文/張君燕)
漸漸(文/許家姑娘)
釣魚(文/崔永照)
城建放歌(文/崔詠)
染(文/冬晴)
缺陷是成功的另一種符號(文/李紅都)
沖動里有個美麗的天使(文/周月霞)
五角錢的等候(文/鳳凰)
第三輯 在何方
放下“放下”(文/涼月滿天)
夜行驛車(文/商艷燕)
在何方(文/侯擁華)
失意不失藝(文/段奇清)
霧都(文/雁南飛)
有夢想的石頭會開花(文/思想者)
做生活的“修補師”(文/暗香浮動)
歲末隨想(文/朱向青)
心輕草亦香(文/若荷)
心是一杯茶(文/若荷)
被重視的忽視(文/唐仔)
遠行宜春(文/冬晴)
內心的貧困(文/李興海)
不只是歲月留下的成熟(文憎陸)
第四輯 做個稻草人
做個稻草人(文/張珠容)
等(文/高宗飄逸)
打動周潤發的兩個女孩(文/寶谷)
醒(文/燕子南飛)
不能選擇的生死失散(文/宋宇寧)
買得青山好種茶(文/許露)
繡(文/許子)
織(文/一庭紅撲簌)
無俗心(文/阿晴)
新涼(文/許十二)
自若(文/水紅玲)
還是當年的味道(文/慈姑花)
第五輯 畫紙上的陽光
路過生命中的暖(文/麥淇琳)
給我一雙同情的耳朵(文/陳溯)
這一生,我曾為夢而活(文/筱梅)
畫紙上的陽光(文/筱麥)
心在眼前面(文/顧文顯)
一條穿城而過的河(文/小菁)
二友圖(文/崔勇)
美麗依舊(文/崔涌)
塵世中你是誰眼中的風景(文/安寧)
用在一時(文/[新]彼得·托馬斯 孫開元編譯)
墜機教會我什么(文/何小軍)
第六輯 度之韻
度之韻(文,王飆)
心靈之歌(文/王露絲)
悟之韻(文/陳曉云)
對失敗負責(文/雨街)
愛惜自己的價值(文/雨街)
水中花的愛戀(文/李軍民)
爛名字卻很燦爛(文/奇清)
睡不著,離開臥室一會兒(文/大可)
忘卻與人生(文/思想者)
將謊言變成現實(文/冠豸)
玩具的最佳玩法(文/李耿源)
看到未來,才有未來(文/李代金)
別埋掉比豪車更寶貴的東西(文/寶谷)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聽雨
文/季羨林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無聲”了。
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感了。
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
我浮想聯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
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床。”是頗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
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大的懸殊。
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看來最老也不過50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了。
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青的麥苗。我生在鄉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
我血管里流的是農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民和農村懷著深厚的感情。
農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決不下于農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性。我天天聽天氣預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雨。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