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14頁
- 開本:16開 平裝
- 出版社:煤炭工業
- ISBN:9787502049577
- 作者:編者:陳曉輝//一.
導語
捧讀《時文精粹》,一個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能夠始終恬淡愉悅。那一篇篇閃著智慧火花的文章,為你的心靈,暗開了一扇扇窗,悄啟了一扇扇門,默指了一條條路,讓你的生活豁然開朗,意境層生……從這里,收獲成功人生的能量!透徹心扉的感動!幸福生活的智慧!
時文精粹,如此精彩,你怎能錯過!
陳曉輝、一路開花主編的這本《因為熱愛所以奔跑》就是《時文精粹》系列之一。
內容提要
陳曉輝、一路開花主編的這本《因為熱愛所以奔跑》精選了時代最為精華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領悟,或許有的故事會給你以智慧的啟迪,有的會讓你感動落淚,有的會帶給你特別的感受,有的則會讓你會心一笑……
閱讀本書,將會使你活得激情滿懷,愛得深沉博大;會使你更加自信地去追逐內心的憧憬與夢想。當你感到痛苦、惶惑和失落時,它將給你以慰藉;在你遭受打擊、挫折時,它將給你以力量和智慧。
生命,需要鼓舞與希望;心靈,需要溫暖與滋潤。幸福并非來自物質的充盈,它是一種用心奉獻、犧牲所獲取的愉悅和滿足感。
目錄
第一輯 淬煉過的金子才發光
風景與故事
人生最美是遇見
現在擁有的
陽光不言
陳舊的美麗
淬煉過的金子才發光
救命的地圖
困境里的上帝
第一次出門遠行
空出的文明
第二輯 心靈的皺紋不必撫平
手機讓我們越聯系越疏遠
遇見一朵蓮花心
在“荒山”拾珍寶
讓路途變得輕松
心靈的皺紋不必撫平
不再流淚的眼鏡熊
病根
請為見義勇為者免責
向尊重致敬
那些動人的風雅
第三輯 我們有多誠實
花店的傳統
誰的工作更重要
與劫匪一起高歌
我們有多誠實
為了實現孩子的心愿
外面的世界
野馬情緣
不只是為了一只鵜鶘
難逃兩張網
塔蘭托毒蛛的勇氣
喝水節
第四輯 此心安處是吾鄉
恰似麗江秋水
動物小品
此心安處是吾鄉
啟文巷記
長角鹿的錯過
聰明的電筒魚
自戀的綿鳧鳥
山洞里的秘密
大王花與原上草
杏花誤
蝴蝶你不要扇起龍卷風
第五輯 積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冬湖
野杜鵑開在最險處
十里桃花
感悟達子香
老樹“新生”
感性的麻雀
積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泥土的氣質
黑紋貓的自控力
掠鳥的螞蟻浴
忘記仇恨的靈靈鳥
第六輯 讓春天聽見我的心跳
獨立樹的成長
丹頂鶴撒奇
草原激斗
雨季游巴厘島
沒有私心的吊床鳥
讓春天聽見我的心跳
彩水神韻九寨溝
著名的頭骨
收購猴子
美麗依舊
二友圖
第七輯 出發,是最好的開始
紙上寄真情
二十歲奠禮
江南的冬
倒木是森林的另一種姿勢
十八歲時的一次騎行
出發,是最好的開始
選一種方式看日出
生命的精彩之路
你能出去跑跑嗎
生命不只一個模式
前言
照向心靈的一束光
我特意翻了一下日記,2013年12月19日。
我是時間概念很差的人,但這個時間我必須記得。因為那天是我第一次見到她,雖然只是微笑著路過彼此,但我斷定我們會成為好朋友。
一周后,我們果然在醫院再次相遇。那時候她被診斷為脊椎內腫瘤,要住院手術,開始無止境地治療。家人怕她在醫院狀態不好,就在醫院旁邊的小區里買了一套小公寓,讓她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是,她的家庭條件很優越,自身也才貌雙全。雖然學的是時裝設計,但鋼琴彈得一流棒,手繪作品也是跟大公司長期簽約合作的,舞蹈天賦也讓人贊嘆不已。她是童話故事里走出來的公主,卻像散落在人間的鄰家姑娘,溫和、善良,笑容如花綻放。
她說,你一個人來看病啊?走,我帶你回家。
我跟她玩了幾天,就匆匆回家,因為我還是沒有力量去接受手術。
第二次去北京,是春節后,她剛做完手術。她的精神狀態顯然要比之前差,像一盆向日葵忘記了澆灌似的。
我說,你那么勇敢,一定會好起來的。
她躺在床上笑了笑,問,你這次還急著回家嗎?
我說,我也想治療,可是找不到理由,沒有一種力量讓我覺得它是有意義的。
那次在北京待了半個月,每天跟她一起聽她男朋友為她錄的有聲連載故事,從早笑到晚,從月起笑到月落。
男孩很沉默,每次見到我,連微笑都是奢侈。我真的想不到這樣的人能把書里的每個人物都演繹得那么生動逼真。從痞子到紳士,從中國腔到老外蹩腳的中文,從獨說到眾吼,每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包括配樂,情境特效,簡直無可挑剔。
我倆笑到雙腿發顫。
我說,你把這些音頻發在網上,他肯定一夜爆紅。
她說,我也覺得,可是他不讓。
我說,為什么呀?
她說,我不知道。
我心想,真是個很機車的奇葩男。
從那時起,我便知道她的勇氣從哪兒來的了。如果我有一個那樣的男朋友,或許,我也會義無反顧吧。只是我想,要遇到這樣的奇葩男,應該要到下輩子了。
可是,這個世界很奇妙。
再次去北京,是2014年12月,我決定手術。
她已經高位截癱,準備第三次手術。她坐在輪椅里,緊握著我的雙手,不斷地問,親愛的,你遇到奇葩男了,對不對?
我用力點頭。
沒一會兒,她就瞬間昏睡了過去。醫生說,這是因為太過疼痛,所以暈厥了過去。可是她自始至終,沒說一個“痛”字,連痛的表情都沒有。
我在病房外安靜地痛哭。
我進手術室前,給她發信息,因為我怕自己會哭。她說,親愛的,放心吧,愛是最好的天使,它會守護你的。
手術很順利,三個月后,我回京復查,她介紹一位姐姐給我認識。那位姐姐高位截癱后,拜訪過史鐵生先生兩次,說他是個特別好的人。聽完她的困惑,史鐵生先生說,你現在還年輕,不知道什么是絕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就會明白,所以你要保持閱讀,堅持寫作,將來才有可能對付絕望。
絕望是什么?每個人都會有,還是只有被病痛圍繞的人才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只有在內心平靜、生活安穩的時候,才能接收到外界信息;就像只有那個人,才能給你坦然面對一切的勇氣。
2015年5月4日,她帶著微笑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男朋友,不,應該說她丈夫——在她的葬禮上說——她還在的時候,我就不想把時間用在其他地方。因為我知道,我們缺的不是錢,也不是被多少人認可和喜歡,我們缺的是時間;時間用完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他早已泣不成聲。
時間不會為任何人停留,哪怕半秒,哪怕你哭喊著說,等等我,等我擦干眼淚,等我鼓起勇氣,等我說服自己,等我看清楚未來的路,等我不再擔心彷徨。
我漸漸理解了史鐵生先生說的那句話。其實閱讀是不能救贖痛苦的,因為在痛苦的時候,一切都沒有用,一切都只會加劇疼痛。閱讀是平時堅持給心靈積累力量,才能在痛苦來臨的時候雖然痛苦,卻能找到閃著光的方向。如果痛苦沒有摧毀你,那它日后一定會成就你,成為只有你才有的美麗花紋。
我們是無法戰勝痛苦和絕望的,就像無法戰勝死亡一樣,我們能做的,只是不被它壓倒。而閱讀,就是在絕望中照向心靈的一束光,它讓你看到光明,尋到希望,讓你絕地逢生,柳暗花明。
2015年5月12日
書于陜西楊凌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人生最美是遇見
月下清荷
光陰短,夢難圓,多少城市遙望中。
揚州于我,便是煙花暖雨沾濕笑靨,紅袖高歌絲竹繚繞的漫漫浮想;更是我詩意的想象里,一位裊娜娉婷、含羞帶俏的佳人,嫵媚地在墻上精美的掛歷里,與我遙遙相望的彼岸。也曾多少次,在“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句里,任由想象蓬勃而出,游揚州一夢生長得枝繁葉茂。泛舟在碧波蕩漾的纖纖細水里;漫步在枝葉低垂的楊柳依依下;樹下駐足,與嫣然的玉樹瓊花相視一笑;抑或是,以紗燈籠罩的綠瓦飛檐為背景,定格住美麗的容顏和倩影。漫漫遐想中,老了容顏,舊了流年。
終于,在風起的清晨,夢想和現實一同起程。像是赴一場期許已久的初次約會,心是忐忑的怦然。
隨著導游的一路講解,夢里揚州的前世今生漸有所知。揚州,自古以來就是歷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化積淀,素有“竹西佳處,淮左名都”之稱。是文人墨客爭相聚集、流連之地,張若虛、李白、姜燮、鄭板橋等名人,被揚州的美景深深吸引,皆在此留下了千古流芳的詩詞佳句,而晚唐風流才子杜牧與揚州更是情深深雨蒙蒙,寫下了凄婉絕美的詩篇。當年隋煬帝為了觀賞玉樹瓊花,開鑿了大運河,直抵揚州,揚州的繁華盛景得以隨著瓊花的美名一起名揚開來,也因此,才有了乾隆幾度下江南必游揚州的傳奇佳話。
當車子緩緩行駛在揚州街頭,揚州宛如一位撩起神秘輕紗的女子,面容漸漸清晰了起來。靜,凈,是揚州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街道不寬,路面潔凈,瓊花垂柳參差有致,搖曳生姿在馬路兩邊,偶見芍藥夾雜其間,不喧鬧,不爭艷,恬淡安然的守著屬于自己的寧靜和從容。聽導游說,為了保護揚州的生態環境,揚州的城市建設是限高的。難怪一路上看不到特別高聳的建筑,沒有了現代都市感覺的揚州更添了分深閨秀女般的溫潤和柔美,令人心生歡喜,情不自禁地走近它,愛上它。
最先抵達參觀的,是揚州八怪紀念館。因為作畫時敢于打破傳統的繪畫規則,性格上孤傲清高,行為中叛逆狂傲,揚州人怪因此得名。不得不說,揚州八怪的傳奇和才情給這座文化積淀深厚的古城涂上濃重的一筆。陳列的多半是“揚州八怪”所用的物品,凝神泛黃的墨跡,猶能感受到他們當年憤懣權貴卻又無奈屈服的心性。
心之所往,是對瘦西湖的念念不忘。一行人匆忙結束揚州八怪紀念館的走馬觀花,蒙蒙雨霧中,古樸、典雅的“瘦西湖”大門映人眼簾。傍青翠欲滴的竹林,隨長堤依依春柳,過小橋繞前川,不消須臾,風姿綽約的瘦西湖展現在眼前。
顧名思義,瘦西湖以瘦有別于諸湖,盈盈一湖幽曲窈窕,河道清瘦狹長,清婉秀麗的風姿靈動秀美。清朝錢塘詩人汪沆有詩云:“垂柳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名字由此而來,也就很少有人記得它的原名叫作保楊湖。
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歌里一遍遍深情吟唱的不正是眼前這纖細迷離的瘦西湖嗎?仿若女子腰間飄拂的玉帶,一泓曲水如夢似幻,婀娜曲曼地延向遠方。倘若杭州西湖是位豐腴的賢淑女子,那么修長的瘦西湖更像是婀娜清秀的俏女郎,別有風韻立春秋。“念泗橋上明月稠,水到揚州相思瘦。”舟行水上,回環有致,雖不見波光瀲滟晴方好,卻也移步換景美景不斷,儼然一幅幅緩緩鋪展開來的水墨畫卷。那一池的湖水,在煙雨蒙蒙的籠罩中,在習習微風的輕撫下,漾起淺淺的漣漪。靜泊的畫舫雕欄玉砌,有著古色古香的精美。婉謝了船娘相邀的美意,與友相伴左右,最愛湖邊行不足,輕快的腳步亦趨亦停。興之所至,畫舫前,石凳上,曲橋邊,用鏡頭定格優美的景致和曼妙的身姿。
說來慚愧,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弄明白二十四橋究竟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可這絲毫不妨礙我對它的殷殷向往。當看到那承載著凄美傳說的二十四橋橫臥在眼前時,按捺不住心頭的喜悅,迫不及待地奔過去。奈何二十四橋近在咫尺,卻被告知不能步上橋頭,一湖碧水冷冷地隔我在水一方,心底是幽幽的悵然。想那千年以前,風流才子杜牧離開了失意的官場,帶著酒氣和才氣,在二十四橋明月夜的見證下,把夢鎖進青樓女子的妝匣里,從此山迢迢水隱隱,以詩寄情,浸在揚州的愛與哀愁里,或是“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的情意綿綿,或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悵然若失,抑或是“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的幡然醒悟。回想年少的我,初讀杜牧這句經典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時,汩汩流淌的想象里是詩意隨性的誤讀:明月夜,橋身處,一位古典仕女朱唇微啟,纖指輕挪,如怨如訴的簫聲隨風漂流,隨波飄蕩,訴與誰人聽?知她憐她懂她愛她的那人在何方?愛著,卻不能隨心靠近,世上最痛苦的事莫過如此吧。舊時明月照,勝景依舊在,不是當年人。匆匆過客的我此行怕是無緣見到明月夜下二十四橋的勝景了,不是沒有遺憾的。
人在旅途,有遺憾或許才是真實的人生。離開時,心有掛念憾惜,方見得此地的魅力,一如我魂牽夢繞的揚州城。煙雨蒙蒙下揚州,未見瓊花綻奇葩;匆匆行程緊,錯過古運河……待到來年煙花三月,邀約清風明月做伴,重下揚州。煙雨蒙蒙中赤腳走在青石板上,拍遍朱樓的欄桿,到個園的桂花香徑去熏香,踏上冷月無聲的二十四橋聽取無邊的簫聲,乘一葉小舟,雨傘折起,一任霏霏細雨洗盡滿身的浮華……
人生最美是遇見,錯過的人錯失的景,多年以后,是貼在泛黃記憶里一處缺了角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