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14頁
- 開本:16開 平裝
- 出版社:煤炭工業
- ISBN:9787502052386
- 作者:張亞凌|總主編:陳.
導語
一縷陽光,就能溫暖冰冷的雙手。一本好書,就能放飛想象的翅膀。
《時文精粹》——幸福路上的心靈密碼,人生途中的智慧指南!
張亞凌著的這本《時光深處的柔軟》就是《時文精粹》叢書之一,精選精美散文80多篇,包含回憶,是對往事的微笑、當草拔高了自己、時光深處的柔軟、有一種忽略,疼得徹骨、倘若生命里不曾遇見您等十二輯。
樂嘉、孔慶東、張德芬、水木年華聯袂推薦。
內容提要
《時光深處的柔軟》精選美文勵志作家張亞凌在國內外報刊發表的散文隨筆,多篇文章被選作中考、高考模擬及各種考試文本,深受讀者喜愛。文章細膩溫暖接地氣,融情于事娓娓道來,愛流筆尖,情滿紙間,篇篇都洋溢著對生活的執著與熱愛,對人性的思索與禮贊,閱讀者如經歷一次次心靈的浸潤與提升。周遭浮躁個人乏力時,走進那片時光,你會真切地感受到閱讀是心的撫慰與擁抱,你會因此拉近與真與善與美的距離,你會強烈地意識到閱讀才是最奢侈的享受。
媒體推薦
我常常帶著我的孩子去書店閑逛,哪怕不買書,也愿意在里面呆著。因為我相信,成天沉溺在游戲里和成天呆在書店里的心靈,是截然不同的。
——《青年文摘》付江
閱讀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想象的樂趣。更多的,是它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子,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束照向自己的光明。
——《瘋狂閱讀》趙耕
一個人的氣質,藏著他所有讀過的書,和他曾經走過的路。
——《意林》劉世佳
文字像一把刷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它會慢慢洗去我們內心的灰塵。
——《中學時代》陳琛
作者簡介
張亞凌 中學高級教師,渭南市作協理事,陜西省作協會員,《讀者》《特別關注》《文苑》等簽約作家,《語文報》專欄作家,《學子讀寫》特邀主編。千余篇美文刊發于《北歐時報》《國際日報》《陽光導報》《中華時報》《中國日報》《讀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國內外刊物,多篇美文被翻譯成英文,被選作中考及各種考試閱讀文本,收錄進寒暑假作業及百余部書籍,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心似花開》。文字細膩,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以最真摯的心,觀最普通的情,細小瑣屑里,有極致溫暖。
目錄
第一輯 回憶,是對往事的微笑
流瀉在后院的時光
曬暖暖
溫暖的麥秸
童年里,那條流淌著快樂的小河
回憶,是對往事的微笑
看電影
溢滿快樂的池塘
第二輯 當草拔高了自己
活成一棵樹
幸福成本
別失信于自己
當草拔高了自己
把月季養成樹
人生需要刪除
成長中,不能錯過的
第三輯 時光深處的柔軟
時光深處的柔軟
抱抱曾經的自己
浪漫的母親
孩子,我想留給你
裁剪一段時光
幸福的雞蛋
第四輯 有一種忽略,疼得徹骨
繼父
有一種忽略,疼得徹骨
星河
母親的冬天
人生是不能輕易被注定的
白面饃饃
至少看起來干凈些
第五輯 倘若生命里不曾遇見您
母親和樹
有一種美麗是堅強
愛與感激
小小的善
奶奶的手推車
父親的房子
倘若生命里不曾遇到您
我的師專
第六輯 讀懂一株植物
草兒,草兒
讀懂一株植物
母親的疼惜
孩子,你的愛美麗了我的世界
敗給了“沒意思”
照相
讀樹
懷念鄉村
第七輯 遺失的寒冷
一個人的學校
遺失的寒冷
半塊饅頭
假如我不幸失去做人的資格
謝謝你,不再愛我
優雅地生活是種高貴
有一種卑微蓄滿愛
第八輯 記住扔你到懸崖邊的人
花開,需要時間
記住扔你到懸崖邊的人
青春的痛,讓自卑綻放成花
把日子過響亮
無翅,也要飛翔
大師們的小可愛
江小魚的幸福生活
第九輯 不驚擾,就是尊重
另一個“我”
享受夢想
疼,依舊愛著
不驚擾,就是尊重
小心,別磕碰了善良
遷就,是種心安
第十輯 母愛,是一場又一場的辜負
母愛,是一場又一場的辜負
眼睛可以失明,愛不會迷路
母親的寶貝
西瓜,西瓜
播撒愛的方式
藏在月餅里的幸福
水果的香味
第十一輯 你殺了自己的“馬”嗎
你殺了自己的“馬”嗎
站得多高,才能看得多遠
把握住自己
學會遺忘
簡單的幸福
鞋店里的故事
角度
第十二輯 一塊糖,能甜多少年
哪怕只有一個人
最舒服的照顧
端詳一棵樹
輕幸福,小幸福
謝謝你,允許我與你同行
那些可愛的夢想
麥子的幸福生活
一塊糖,能甜多少年
前言
愛,溫暖生命的底色
周海亮
教師,是我一直羨慕和尊敬的職業。
且不說“傳道、授業、解惑”的崇高天職對學識素養的要求,且不說“為人師表”“率先垂范”的靈魂高地對自我人格的要求,單是于三尺講臺靜氣站定,面對童稚的知識渴求與精神信賴,一顆師者之仁心,已瞬間蒸騰升華。
于是,這三尺神圣之地,與紅塵俗世相比,自有熱情代替旁觀,溫暖代替冷漠,責任代替推諉,奉獻代替索取。
知與識,暖與愛,是師者帶給這個世界最珍貴最高尚的禮物。
張亞凌,正是這樣一位師者。《時光深處的柔軟》,也正是這樣一本書。
也許是一張張純真的面龐,讓張亞凌老師可以時時回望屬于自己的舊日時光,讓張亞凌老師心地柔軟如葉梢之露。張亞凌老師以溫馨而感人、慈悲又不失力量的筆觸,記錄下了在她生命中那么遠又那么近、那么冷又那么暖、那么悲傷又那么歡樂、那么疼痛又那么堅強的一幕幕過往。
往事,在時光深處發酵成香醇的酒,彌散成溫馨的畫,飄搖成迷人的歌。回眸凝望,往事攜著深愛,已流淌成纏綿的河,泛舟其間,幸福漫上心頭。
是歲月,芬芳了所有的記憶;遺失了寒冷,你將不再畏懼天寒地凍;成長中不曾錯過的,原是為了點綴你走過的足跡;青春的痛,卻讓你的自卑綻放成花;扔你到懸崖邊的,終將對她粲然一笑;流瀉在后院的時光,洋溢著無邪;變幻出種種玩物的麥秸,在瓦罐里歡笑著的雞蛋們……幸福藏匿在飛逝的時光里,打開記憶的閘門,奔涌而出的是欣慰。
是時光,將一切過往涂上了誘人的金黃:人生是不能輕易被注定的,所以不被人看好的她走出了自己的燦爛;不得不面對的磨難與悲苦,正是獨屬自己的學校;無翅也能飛翔,皆因信念的堅韌……時光真是神奇,總能將曾經的不堪打磨成一塊塊精美的墊腳石。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讀張亞凌老師這樣的文字,尤能感受到她那敏感多思的女兒心、舐犢情深的慈母心、博大仁愛的師者心。互為映照,我們也恰恰能夠從這些帶有自傳性質的篇章中,讀懂張亞凌老師的人生軌跡和心路歷程:文字記錄著過往,過往昭示著未來。于是我們也不難理解,這一篇篇肺腑之言、溫情文字,如何記錄了她,如何剖析了她,如何展示了她。又如何成就了她。
源于此,也緣于此,當如我一般的讀者捧讀這本《時光深處的柔軟》時,并不會嘆息傷感于書中那曾疼痛的痕。相反,是歲月里綿綿不絕的愛,讓回憶有了溫馨,讓淚水含了甜蜜,讓貧瘠走向豐盈,讓殘缺達成美滿。
度人度己——
張亞凌和她的這本書,做到了。
(周海亮,暢銷書作家,中國“最受青年讀者喜愛的作家”之一,《讀者(原創版)》《思維與智慧》《意林》等雜志社簽約作家,《半月談》雜志社特約記者,著有長篇小說《淺婚》等近30部。)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曬暖暖
兒時的記憶里,冬天最愜意的事兒莫過于跟著姥姥曬暖暖了。
面南的那垛墻好像天生就是為了讓姥姥靠著曬暖暖的:上面是土夯的,下面離地半人高是青磚砌就,靠上去,自然不會臟了衣服。我跟姥姥坐的是玉米秸編成的厚厚的草墊子,很是軟和。
冬天的太陽掛在天上,許是前三個季節耗盡了她的熱情,再也不會紅彤彤地張揚了。恰好沒有風。這時候,姥姥招呼一聲,“凌兒,曬暖暖嘍”。我就匆匆忙忙地準備起來了:不外乎捏一小撮洗衣粉放進瓶子里,倒上水,使勁攪拌,細鐵絲做的帶把的環兒得帶上。
姥姥坐好后,我就倒進了她的懷里。姥姥邊曬暖暖邊給我梳頭。娘經常說我的頭發像沒肥力的莊稼苗,稀稀疏疏黃不拉幾。可姥姥綰來盤去,就花哨多了。
姥姥忙活著我的頭發,我呢,也沒閑著,用鐵絲環兒蘸著洗衣粉和成的水吹泡泡。越吹經驗越豐富,連續的一串泡泡們飄出來了,在太陽下飄來蕩去,好看極了。
姥姥常常邊梳頭邊跟我閑聊。
“泡泡哪里去了,丫頭?”
“她們找自己的姥姥梳頭發去了。”我扭頭沖她做個鬼臉笑呵呵地答道。
“泡泡破了疼不疼啊,丫頭?”
“泡泡不是破了,是累了,歇息去了。”我想了好一會兒,才說了這么一句,還真有點心疼呢。
“那泡泡飄得累不累啊?”
“這……這……”我撓撓頭,說:“泡泡是玩,玩哪能累呀?就像我吹泡泡,從來不累。”我很得意自己的回答,扭過頭看著姥姥,姥姥則滿臉是笑。姥姥一笑,皺紋就爬滿了臉龐。
姥姥推了我一下,說:“站起來,照照去,好看不?”
我就站起來,從影子里看自己好看的頭發。姥姥常說,太陽是最大的鏡子,誰都可以隨便照。高興起來了,我就伸胳膊蹬腿,在太陽下蹦著跳著。姥姥樂得直拍手,一個勁兒地夸我:“、r頭,真是有靈性啊!”
曬暖暖時,姥姥每每打理好一種發型,就讓我站起來“照鏡子”。在一旁納鞋底的娘撇嘴道:“臭美。”姥姥說:“美就美,美哪來臭的?女孩子就要愛美。”
我就“咯咯”地笑了。
有時候,我還會用樹枝將姥姥曬暖暖的影子在地上勾畫出來,而后沖著勾畫出來的畫喊著“姥姥,姥姥”。姥姥就笑了,姥姥一高興就讓我取來剪刀跟紙,旋來轉去,一只笨笨的大母雞就搖搖擺擺地出來了。再幾剪刀,又溜出來一只狐貍。于是,我跟姥姥一人一只,就開始編故事了。
姥姥總是嘮叨:“狐貍不能贏的,狐貍是壞東西,壞東西要遭報應才對。”我就只能讓笨笨的大母雞贏。
有時候剪出的是綿羊跟獅子,我是一定要拿獅子的,威風啊。姥姥好像從來不在乎拿什么,即使綿羊到了她手里,也會變得很聰明。
今天的我,之所以熱愛寫作,該不會就是那時跟姥姥編故事而播下的種子?
現在呀,一不留神,兒時曬暖暖的情形就蹦了出來。每每這時候,幸福就洇成一片……
溫暖的麥秸
我喜歡回憶,回憶在我,是打撈幸福的別樣方式。
想想,五六歲或者七八歲,不需要大人照顧了,自己又有了小小的思想,腳下像刮著風,既可以呼啦啦地到處瘋跑瘋玩,又沒到該懂事該幫大人分擔勞作的年齡。滿腦子都是自己的買賣——鉆溝爬崖下河,哪里刺激哪里讓大人提心吊膽哪里就是小家伙們的主戰場。只有在收麥時節,小家伙們才最最安靜,變得異常聽話。
——溫暖的麥秸,是他(她)們無法抵抗的誘惑!
在小家伙們的眼里,世界上最最神奇的莫過于麥秸了,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青蛙、蝴蝶、烏龜、肥胖的羊、憨態可掬的豬、調皮的狗,帶著草帽釣魚的老頭兒、拾麥穗的小丫頭、好看的蛐蛐籠子……只要他(她)們的小腦袋能想得出來,大人們一定可以用麥秸編出來。
只是一堆麥秸啊,分明又不只是一堆麥秸,而是富有靈性的麥秸小精靈!
“去——找直直的長長的麥秸回來,可不許糟蹋麥子。”
奶奶們一聲令下,往日里那些沒頭沒腦聽不懂人話的小家伙們立馬飛奔出門。跑到打麥場,開始翻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