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14頁
- 開本:16開 平裝
- 出版社:煤炭工業
- ISBN:9787502049645
- 作者:編者:陳曉輝//一.
導語
捧讀陳曉輝、一路開花主編的《讓生活濃烈地愛上你/時文精粹》,
一個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能夠始終恬淡愉悅。
那一篇篇閃著智慧火花的文章,為你的心靈,暗開了一扇扇窗,
悄啟了一扇扇門,默指了一條條路,
讓你的生活豁然開朗,意境層生……
從這里,收獲成功人生的能量!透徹心扉的感動!幸福生活的智慧!
時文精粹,如此精彩,你怎能錯過!
內容提要
陳曉輝、一路開花主編的《讓生活濃烈地愛上你/時文精粹》精選了時代最為精華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領悟,或許有的故事會給你以智慧的啟迪,有的會讓你感動落淚,有的會帶給你特別的感受,有的則會讓你會心一笑……
閱讀本書,將會使你活得激情滿懷,愛得深沉博大;會使你更加自信地去追逐內心的憧憬與夢想。當你感到痛苦、惶惑和失落時,它將給你以慰藉;在你遭受打擊、挫折時,它將給你以力量和智慧。
生命,需要鼓舞與希望;
心靈,需要溫暖與滋潤。
幸福并非來自物質的充盈,它是一種用心奉獻、犧牲所獲取的愉悅和滿足感。
目錄
第一輯 總會有人比你更努力
鮮花不怕雨
不憑經驗
真正的優秀
打開你的總開關
總會有人比你更努力
巴西堅果樹的等待
贏過昨天的自己
成功三要素
從送貨員到全球巨富
娜塔莉·波特曼:朝著喜歡的方向努力才會成功
第二輯 所有絕境都必藏生路
把足球踢到太空去
難民營走出“阿拉伯偶像”
我不是“輸”的代名詞
有野心,不平庸
胡振宇:“90后”開火箭公司
成功秘訣
所有絕境都必藏生路
這座城市的繁華并非與他們無關
往前看,或許有不同風景
用石頭擺出人間奇跡
第三輯 奮力躍起,完美落地
我有夢想,不必實現
請頂級大廚主廚學生食堂
名人癡迷“忘食”
把絆腳石當作墊腳石
百年燈泡
旁逸斜出的人生也能碩果累累
逆境中崛起的天才
神木底下難乘涼
“牛糞”照亮人生
奮力躍起,完美落地
第四輯 贏在奔跑過程中
林書豪——這樣告別“路人甲”
成功的名字叫堅持
偉大的安妮:打造漫畫界的“ONE一個”
周仰杰,一個讓中國和諧理念走向世界的人
匍匐前進的魚
從中國后裔到菲律賓總統
黃豆鼠的成功之道
贏在奔跑過程中
知識點亮人生
知識是奮飛的翅膀
只有努力,沒有奇跡
第五輯 只管耕耘,莫言收獲
師曠妙語勸說平公學習
只管耕耘,莫言收獲
你的朋友多如牛毛嗎
在海底辦郵局
每一樣資源都是財富
張紹民——-73個字贏得一輛小汽車
直升機送快遞
重獎“懶惰者”
替別人跑生意
讓螃蟹從自動售貨機里“爬”出來
第六輯 做自己命運的設計師
讓煎餅“賣萌”
蕭敬騰咋從“惡魔”變“王子”
300頁以后的故事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做自己命運的設計師
楊瀾的“加減人生”
蔣方舟的夢想
一個把中國展現給世界的“95后”
用二十載鑄造傳奇
第七輯 你不堅強,流淚給誰看
上帝的另一扇門
你不堅強,流淚給誰看
強弱之道
最是那含著淚水的微笑
窮,也不能偷
“學霸女神”的付出你不懂
勤奮是硬道理
生活的泥土
鑲嵌在時光之上的情誼
雪的盛宴
鵝卵石與金戒指
少有大志尤可貴
像鷹那樣
成功問答錄
火爐烘暖了冬天
主角與配角
一輛馬車,載我到“馬的”時代
做最好的一名
幸福的錢
前言
照向心靈的一束光
雪炘
我特意翻了一下日記,2013年12月19日。
我是時間概念很差的人,但這個時間我必須記得。因為那天是我第一次見到她,雖然只是微笑著彼此路過,但我斷定我們會成為好朋友。
一周后,我們果然在醫院再次相遇。那時候她被診斷為脊椎內腫瘤,要住院手術,開始無止境地治療。家人怕她在醫院狀態不好,就在醫院旁邊的小區里買了一套小公寓,讓她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是,她的家庭條件很優越,自身也才貌雙全。雖然學的是時裝設計,但鋼琴彈得一流棒,手繪作品也是跟大公司長期簽約合作的,舞蹈天賦也讓人贊嘆不已。她是童話故事里走出來的公主,卻像散落在人間的鄰家姑娘,溫和、善良,笑容如花綻放。
她說,你一個人來看病啊?走,我帶你回家。
我跟她玩了幾天,就匆匆回家,因為我還是沒有力量去接受手術。
第二次去北京,是春節后,她剛做完手術。她的精神狀態顯然要比之前差,像一盆向日葵忘記了澆灌似的。
我說,你那么勇敢,一定會好起來的。
她躺在床上笑了笑,問,你這次還急著回家嗎?
我說,我也想治療,可是找不到理由,沒有一種力量讓我覺得它是有意義的。
那次在北京待了半個月,每天跟她一起聽她男朋友為她錄的有聲連載故事,從早笑到晚,從月起笑到月落。
男孩很沉默,每次見到我,連微笑都是奢侈。我真的想不到,這樣的人能把書里的每個人物都演繹得那么生動逼真。從痞子到紳士,從中國腔到老外蹩腳的中文,從獨說到眾吼,每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包括配樂,情景特效,簡直無可挑剔。
我倆笑到雙腿發顫。
我說,你把這些音頻發在網上,他肯定一夜爆紅。
她說,我也覺得,可是他不讓。
我說,為什么呀?
她說,我不知道。
我心想,真是個很機車的奇葩男。
從那時起,我便知道她的勇氣是從哪兒來的了。如果我有一個那樣的男朋友,或許我也會義無反顧吧。只是我想,要遇到這樣的奇葩男,應該要到下輩子了。
可是,這個世界很奇妙。
再次去北京是2014年12月,我決定手術。
她已經高位截癱,準備第三次手術。她坐在輪椅里,緊握著我的雙手,不斷地問,親愛的,你遇到奇葩男了,對不對?
我用力點頭。
沒一會兒,她就昏睡了過去。醫生說,這是因為太過疼痛,所以暈厥了過去。可是她自始至終沒說一個“痛”字,連“痛”的表情都沒有。
我在病房外安靜地痛哭。
我進手術室前給她發信息,因為我怕自己會哭。她說,親愛的,放心吧,愛是最好的天使,它會守護你的。
手術很順利,三個月后我回京復查,她介紹一位姐姐給我認識。那位姐姐高位截癱后,拜訪過史鐵生先生兩次,說他是個特別好的人。聽完她的困惑,史鐵生先生說,你現在還年輕,不知道什么是絕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就會明白。所以你要保持閱讀,堅持寫作,將來才有可能對付絕望。
絕望是什么?每個人都會有,還是只有被病痛圍繞的人才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只有在內心平靜、生活安穩的時候,才能接收到外界信息。就像只有那個人,才能給你坦然面對一切的勇氣。
2015年5月4日,她帶著微笑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男朋友,不,應該說她丈夫——在她的葬禮上說——她還在的時候,我就不想把時間用在其他地方。因為我知道,我們缺的不是錢,也不是被多少人認可和喜歡,我們缺的是時間;時間用完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他早已泣不成聲。
時間不會為任何人停留,哪怕半秒,哪怕你哭喊著說,等等我,等我擦干眼淚,等我鼓起勇氣,等我說服自己,等我看清楚未來的路,等我不再擔心彷徨。
我漸漸理解了史鐵生先生說的那句話。其實閱讀是不能救贖痛苦的,因為在痛苦的時候,一切都沒有用,一切都只會加劇疼痛。閱讀是平時堅持給心靈積累力量,才能在痛苦來臨的時候雖然痛苦,卻能找到閃著光的方向。如果痛苦沒有摧毀你,那它日后一定會成就你,成為只有你才有的美麗花紋。
我們是無法戰勝痛苦和絕望的,就像無法戰勝死亡一樣,我們能做的只是不被它壓倒。而閱讀,就是在絕望中照向心靈的一束光,它讓你看到光明,尋到希望,讓你絕地逢生,柳暗花明。
2015年5月12日
書于陜西楊凌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真正的優秀
孫開元
每一種情況,都有適合他的一個特殊的戰略。
——安德烈·波弗爾
一次,我作為特殊嘉賓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現場直播脫口秀節目,在節目開始后,女主持人對我說:“您是一位作家和演講家,這也讓您成了一位有見地的專家。但是誰能肯定你說得對呢?誰賦予您權力告訴我們是非對錯呢?”
她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不過我發現她提出的問題很尖銳,也很客觀。“你說得很對”,我回答,“我和所有人一樣,沒有權力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多人會從理想主義的角度來衡量對錯,于是在一些小事上爭論不休。我非常理解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但是我想,對于慈善、寬容、誠實、仁愛、包容、有責任感,以及努力工作、服務這些方面的話題都和我們息息相關,值得我們討論。”
那次節目只有十分鐘左右,但是我的即興評論似乎平息了她的火氣,而且我自己對于一些事情的是非也有了更深的認識。獲得了成功的人們也許都渴望做到“優秀”或者“最好”,但是那些出類拔萃者,比如那些能夠領導他人或啟迪他人者,卻能看得更遠,做出正確的選擇,即使那條路更為難走。我研究過,也采訪過很多在商業、教育、體育和軍事領域中極有建樹的人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無論多么艱難,他們都能堅持做正確的事情。而且,有這種精神的人似乎也都是快樂、自信和謙和的。
在經濟領域里,你能夠獲得一些利益;在體育個人單項賽中獲獎,或者機智勇敢地獲得一次戰斗的勝利,能夠獲得這些成就還不是很難,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成功能給這個世界帶來長久的影響,或者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冠軍,那么這可就難了,除非你做正確的事情。
我就以美國籃球隊的故事來說明“好”和“正確”之間有什么不同之處。美國在1988年派的是業余籃球隊參加了奧運會比賽,獲得了銅牌。后來,國際奧委會修改了參賽規則,允許職業籃球隊參加奧運會比賽。自從19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開始,美國就派出了“夢之隊”參賽,選手幾乎都是NBA全明星隊員,連續三次摘得了奧運會男籃金牌。但是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情況有了出人意料的變化,參賽的還是夢之隊,隊員也還是NBA全明星隊員,但是在雅典奧運會中連輸三場,最后只獲得了一枚銅牌,比以前的奧運會籃球隊參賽時輸得還慘。《今日美國》報的頭條新聞這樣寫道:“6.8億美元買不回來一塊金牌。”
在這次失利之后,美國籃球隊的領導們改變了他們的策略,把目標定在培養一支懂合作、有素質的球隊,而不僅是一群技術高超的散兵。后來,美國籃球隊很快振作起來,在2008年和2012年奧運會上,美國籃球隊連獲兩次冠軍,爭回了尊嚴。
他們的成功讓我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1980年,美國曲棍球隊以六勝一平的戰績獲得了奧運會冠軍,而他們在這次大賽前只進行過一次選拔賽。當人們問起主教練赫伯是如何取得這一佳績時,赫伯說:“我沒有選‘技術最佳’的運動員,我選擇了22名‘正確’的運動員,所以才能擊敗強大的對手,獲得了奧運會金牌。我選擇的運動員不僅要能刻苦訓練、聰明打球,而且要有一個好品格,能夠代表他們的國家。”我想,赫伯所說的“正確”就是一個人的整體素質,他確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于是創造了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