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151頁
- 開本:16開 平裝
- 出版社:南京大學
- ISBN:9787305194283
- 作者:彭懿|總主編:徐魯
導語
《妖湖傳說》是著名作家彭懿的中短篇幻想小說集,講述了一個個極富想象力的幻想故事。作者的筆觸既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講故事傳統,又帶著西方魔幻文學的特征。小說里構筑的世界自成一體,它們讓讀者在現實的世界和幻想的世界中自由出入。讀者在讀一個故事,也在經歷一次心靈的震撼。
內容提要
“九色鹿兒童文學名家獲獎作品系列精選”作品或其作家,曾獲國際、國內各項文學大獎,如國際安徒生獎、國際林格倫紀念獎提名、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張天翼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等。
彭懿著的這本《妖湖傳說》就是該系列之一,收錄中篇幻想小說6篇:《鵝耳》、《鵝耳爸爸》、《麥田圈》等。
媒體推薦
任憑天變地變,正義和信念、堅毅和勇氣、溫情與友愛永遠都是彭懿創作的底蘊。
——作家張潔
作者簡介
彭懿,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著名閱讀推廣人、攝影家,現任職于浙江師范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主要學術著作有:《西方現代幻想文學論》《世界幻想兒童文學導讀》《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宮澤賢治童話論》《走進魔法森林——格林童話研究》等。主要翻譯作品有:《晴天有時下豬》《車的顏色是天空的顏色》《手絹上的花田》《花香小鎮》《鼴鼠原野的伙伴們》等。《圖畫書:閱讀與經典》獲2007年首屆中國政府出版獎圖書獎;《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獲2007年首屆香港書獎;《花香小鎮》獲第11屆APPA(亞太地區出版者協會)圖書獎翻譯銅獎。
目錄
序篇 一個女孩走出神話
鵝耳
鵝耳爸爸
麥田圈
豆娘
桔梗
怪物
尾聲 一個男孩走進神話
前言
江南三月,細密的雨聲中,傳遞著溫煦的杏花香氣。這時候,應和著天邊隱隱滾過的隆隆雷聲,青青的楠竹林里也迎來了生機勃勃的爆筍時節。竹林爆筍,那真是一種激動人心的生命景象!經過了漫長的冬天的默默積蓄,泥土下的幼筍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破土而出的力量。伴隨著淅瀝的春雨,迎著和煦的南風,應和著隆隆的春雷的呼喚,一株株粗壯的幼筍,仿佛在瞬間爆發出了一股偉力,奮力拱開了在泥土和腐葉下糾結交錯的竹鞭,甚至嘩的一聲就頂開了壓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頑石。像雞雛頂破蛋殼,像幼蟬沖破蟬蛻,那一株株幼筍,是一種靜謐的、綠色的生命力的爆發。它們從厚積的枯葉和泥土下脫穎而出,那一瞬間,它們似乎只有一個念頭、一個目標:沖破束縛自己的箬殼,擴展開翅羽狀的枝葉,向上,向上,再向上!這似乎已經不是在生長,分明更像是在飛翔……
——這是我剛剛寫完的一篇散文中的一節。漫步在江南早春時節青青的楠竹林里,我也想到了我們的兒童文學。我甚至覺得,目前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的生態環境,與這春天的楠竹林生機勃勃的景象頗為相似。各種出版與傳播通道的拓展與打開,給兒童文學作家們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空間。只要你擁有生長的夢想和力量,這片土壤以及土壤之上的空氣、雨水、微風和陽光,就是屬于你的,屬于每一株綠色的生命的,正如白樺先生那句名詩所歌詠的:“陽光,誰也不能壟斷”。
然而,創作上的空前活躍與繁盛,也使兒童文學的編輯和出版者們面臨著新的考驗。豐富的資源就像大自然里的春天,擺在人人面前,讀者真正需求的是什么,也許只有少數細心的人才能知悉,而如何把最好的書送到,最熱愛它的讀者手中,卻永遠是一個秘密。
“是誰傳下這詩人的行業,黃昏里掛起一盞燈?”把詩人鄭愁予這句詩中的“詩人”二字換成“編輯”,其實也很恰切。最好的編輯出版人,不也是黃昏時分的點燈人,為在暗夜中行路的讀者掛起溫暖和明亮的燈盞,照耀著他們回家的小路嗎?而且,面對著如此繁盛和泥沙俱下的創作資源,一個優秀的編輯出版人,必須具有披沙瀝金的耐心、采銅鑄鼎的本事和撒豆成兵的藝術。
眉睫君和游安良君,是近幾年在少兒出版界縱橫馳騁的兩匹“黑馬”,兩個人都很年輕,富有開創和進取的力量與信心。前者的強項在編輯和學術,后者的強項在出版和發行。更重要的是,兩個人都與童書出版結緣并歷練了不短的時間,對童書出版擁有熱愛和敬畏的情懷,也累積了不少的經驗、智慧和資源。我相信,這樣兩股力量與智慧合在一起,必將為當下的童書出版帶來一些新的作為。那么,這一套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名家們的代表作選本叢書,算是他們的“東風第一枝”,是第一次的“竹林爆筍”。
首先,從這套書的作者陣容看,無疑是一份極其華麗的名單。當下活躍在兒童文學界的老中青四代作家、讀者們耳熟能詳的名字,皆在其中,如任溶溶、葛翠琳、孫幼軍、金波、任大星、張秋生、曹文軒、彭懿、黃蓓佳、劉先平、冰波、湯素蘭、殷健靈……
其次,從這套書的書目來看,幾乎每位作家都拿出了他們的代表作品、獲獎作品,或是作家們自己偏愛和看重的個性作品,用“名篇薈萃”來形容,實不為過。如《小布頭奇遇記》《怪老頭兒》《妖湖傳說》《會唱歌的畫像》《甜橙樹》《野妹子》《我要做好孩子》《窗下的樹皮小屋》《小巴掌童話》《中國孩子的夢》《驛馬》……
第三,這套書在編選上,另有一個別出心裁的做法是,以作家最優秀的代表作品為基準,不拘泥于篇幅的長短和體裁的異同。有的作家的長篇作品也只是節選其最精華的章節,而給另一些中短篇杰作留出容納的篇幅。有的作家在不同體裁形式里都有自己優秀的作品,則予以兼顧,盡可能在一本書中呈現出這位作家完整的創作風采。這種編選方法,在編輯藝術上的“含金量”最高,也最能體現編輯和出版者的眼光和功力,當然,編輯投入的心思也最多。
在這里,我想就這個問題多說幾句。我記得20世紀50年代時出版過一本《普希金作品選》(戈寶權譯),就是這樣編選的,長篇節選、中短篇,詩歌、散文和小說,都在其中,直至今天,這本書仍然是我閱讀普希金的一個“寶典”般的選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在80年代也編輯出版過一套方形開本的兒童文學名家作品選本,有《葉圣陶作品選》《冰心作品選》《張天翼作品選》《柯巖作品選》《管樺作品選》《葛翠琳作品選》《孫幼軍作品選》《袁鷹作品選》等等,這些選本也是采用了這種長短不拘、體裁不一,只以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為基準的編法。所以,這套書三十多年來也一直為我所珍愛。老一輩的編輯出版家其實早就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范本,可惜的是,今天愿意這么去效仿的編輯越來越少了。很多編輯是怎么省事、怎么簡單怎么來,以至于許多作家最終被“選來選去”的,全是浮在大家眼前的那么一兩篇作品,好像這位作家就只寫過這么一兩篇作品似的。
兒童文學事業,無論是創作、編輯、出版、傳播,都應該是純凈、精美、細致和仁愛的。這是天使和圣母般的事業。兒童文學是愛的文學,是真善美的文學。冰心老人生前曾告誡我們:從事兒童文學事業,必須擁有一顆“慈母的心”。由葉圣陶、冰心、陳伯吹那一代兒童文學先驅所創建和奠定的一些偉大和美好的兒童文學傳統,正在一代代作家和出版家手中薪火相傳。
“金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道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當我選擇了人跡稀少的那一條,由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曾經用弗羅斯特的這幾句詩來形容過自己的兒童文學之路。其實,兒童文學也并非是一條人跡稀少的小路。世界上也沒有渺小的體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借用一句偉人的話說:“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是將會默默地、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
還是回到江南青青的楠竹林里。在春天的楠竹林里徜徉,我也想到了中國一代代兒童文學家們的美好情懷:他們和四季的風霜雨雪一起,和一簇簇散發著藥香的野菊花一起,和那些臨冬的苦蕎一起,和一道道永遠流淌不盡的山泉一起,在各自的山坡和深谷間,以群體的追求、探索和進取之心,向著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間,呈現著生命的歡樂、清新與美麗,呈現著對這份事業的忠誠、依戀和守護,不離不棄,無怨無悔。而透過早春三月楠竹林里的爆筍奇觀,我還發現了一個來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筍與竹,都將是金色的。
是為總序。
2014年早春時節,寫于東湖畔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這件事有一個伏筆。
自從那天黃昏在水洼邊上遭到白癡象鼻蟲的嘲笑之后,他走路的樣子就變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褲襠里的兩個卵子在作祟,他總是疑神疑鬼,覺得低的那個卵子重得像一個鉛球。連兩個嘍都看出來了,哎,你怎么歪著膀子走路?上體育課時老師也不住地從背后糾正他的姿勢,站直了,你左膀子上吊著一個鉛球啊,怎么重心總往左邊偏……他陷入了一種莫名的恐懼之中,想問問爸爸,又羞于啟口。趁沈圓圓不在家,他甚至扒掉褲子在大櫥的鏡子面前反復查過。他還嘗試過不下四種讓人啼笑皆非的治療方法,比如其中之一就是用膠布條把低的那個卵子吊起來。五歲時,他就用同樣的方法治療過他的招風耳朵。他擔心,不知道這是不是病,但至少是一種先天缺陷。他不相信就他一個先天缺陷,就把一個嘍騙到窖場,故意激將道:“你還蒙在鼓里啊,女生中全在傳說你一個卵子高一個卵子低呢。”那小子不知其中有詐,馬上脫下了褲子,臉紅脖子粗地喊i苴:“你看,它們不是一樣齊嘛。”
這下他憋茄子了。
他就像干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似的萎靡不振。
但有一天,他在學校圖書館看畫冊時突然一下子尖叫起來:“海神波塞冬也是一個高一個低。”
沒人知道他在嚷什么。
管理員沖他噓嘴,然而他已經是得意忘形了,竟抱著那本畫冊手舞足蹈地就要往外沖。
“單雙,你給我拿回來,雜志合訂本不外借!”
如果不是管理員攔得快,他就沖出門外了。
畫冊被搶了回去,但他記住了它的名字:《世界知識畫報》。
他要把它拿給白癡看,因為上面登載的一組古希臘雕塑照片上的男人全都是一個卵子高一個卵子低!
他要揚眉吐氣地對白癡說:
你們這些不是一個卵子高一個卵子低的人才是畸形,才是先天缺陷!
看看這些古希臘的雕塑吧!
他們是神,難道神的身體會有問題?
那天他是直著身子跑出圖書館的。
從那天起,他一直在圖書館里尋找下手的機會。
因為口說無憑,他要撕下那張“海神波塞冬”像給白癡象鼻蟲看。但那個管理員似乎發現了他的企圖,總是拿眼角的余光掃著他,使他無法得逞。
終于天賜良機。
前天下午上最后一節自習課時,班主任走進來拍拍手說:“學校圖書館要搬家,從一樓搬到二樓衛生室的隔壁。我需要十個同學,誰愿意去義務勞動請舉手。”麥田圈一聽第一個就舉起了手。心懷鬼胎的他按捺不住內心的一陣陣竊喜,這下可有下手的機會了,他覬覦那本畫冊已經好幾天了。鵝耳也舉手報名,同時報名的還有他的那兩個嘍等幾個男生。
一進圖書館,他就徑直往后面走。
還在,它還躺在書架上。
他沖嘍說了一句:“盯著點,來了人吹聲口哨。”就翻開了畫冊。
就在他撕下那一頁時,嘍的口哨響了,他不知道進來的是鵝耳。以為是管理員,慌亂中撞到了書架的一根角鐵上,額頭上頓時起了一個大包。鵝耳并沒有發現什么,見他賊眉鼠眼地從里面鉆出來,還當是他在偷懶。
或許是做賊心虛,麥田圈以為鵝耳看到他撕畫冊了。
他想說:你就當什么也沒看見,你要是告密……
但又沒說出口。
萬一對方不怕威脅,真的一怒之下檢舉了他呢,那就反而露了餡。
昨天下午放學,他揣著那張畫頁正準備去妖湖找白癡,卻被班主任攔住了:“你跟我來一趟。”
他知道事情已敗露。
走出教室時,他還沒有忘記狠狠地瞪鵝耳一眼。
一走進教導處,就聽“砰”的一聲,那本《世界知識畫報》被摔到了他的面前。
管理員聲色俱厲地說:“是你撕的吧?來,把你撕的那一頁拿出來!”
他還想矢口否認,但班主任已經從他書包里搜出了那張畫頁。赤身裸體的海神波塞冬映入了人們的眼簾。一群老師圍了過來,其中一個痛心疾首地說:“完了,這孩子算是不可救藥了。才十歲就看裸體畫,長大了什么事干不出來?”這時,又一個老師叫了起來:“不對呀,這小子怎么喜歡看裸體男人……”這天成了他有生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他有口難辯。
他委屈得號啕大哭,恨不得能找個地縫鉆進去。
班主任最后說:“今晚的家長會,我要和你爸好好談一談。”
麥田圈把這筆賬記到了鵝耳的身上。
他要報復。
于是在昨晚的晚些時候,他領著兩個嘍,用從妖湖撿來的石頭砸碎了鵝耳家的玻璃窗。
過去的那個麥田圈終于被黑暗吞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