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12頁
- 開本:32開 平裝
- 出版社:南京大學
- ISBN:9787305160660
- 作者:葛翠琳
導語
中國“祖母級”童話大師葛翠琳童話集錦,葛翠琳是“冰心獎”創始人之一,多項兒童文學獎獲得者,新中國兒童文學具有重要影響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是在一種藝術化了的大文化背景下凸現出來的、具有現代意味的童話式民族史詩”。
《會飛的小鹿》收錄《會飛的小鹿》、《半邊城》、《最丑的美男兒》三部短篇童話。
曾獲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一等獎,瑞士兒童書籍國際獎優秀作品等獎項。
內容提要
葛翠琳著的《會飛的小鹿》講述的是小金鹿的成長經歷:小金鹿最初的命運悲苦、凄慘、孤獨,時常受冷落,被欺負。羚羊媽媽給了他自信和勇氣。后來,動物們表演節目的時候,山水沖了下來,小鹿飛快地跑下山,救出了長頸鹿媽媽。從此,大家都叫他“會飛的小金鹿”。《會飛的小鹿》教導孩子要做一個自信、勇敢的好孩子。另外,本書還收錄了《半邊城》和《最丑的美男兒》中篇童話。
作者簡介
葛翠琳,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冰心獎評委會副主席。六十多年堅持寫童話,力求在童話創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獨特的風格。
主要作品有童話《會飛的小鹿》《一片白羽毛》《春天在哪里》《唱歌的金種子》《栗子谷》《紅棗林》《鳥孩兒》《進過天堂的孩子》《問海》等,童話《會唱歌的畫像》《翻跟頭的小木偶》《核桃山》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野葡萄》獲全國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被譯成英、法、德、俄、日文,拍成的電視片1986年獲慕尼黑電視節青少年電視節目獎。
目錄
會飛的小鹿
半邊城
最丑的美男兒
前言
采擷錄
——八十年旅程回望
小時候,天天盼著快點兒長大,坐車、坐船、騎馬,去很多很多地方……
如今,我已年過八十,爬過泰山、黃山、廬山、峨眉山……也看過富士山、阿爾卑斯山……在狂風巨浪中,乘船到了大海邊的“天涯海角”石碑下,還登上了西沙、南沙的礁石,尋覓過美麗的貝殼、珊瑚叢;欣賞過大海龜在沙灘上爬行,也到日本、泰國的海邊觀賞游玩過。
我曾騎馬、騎駱駝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奔跑,造訪馬背上的流動小學,也在海邊小漁村學過補網、撈海菜、曬魚蝦,還曾去深山老林采藥,探尋稀有樹木和植物……
這些經歷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不少生動的記憶。
然而,我最難舍難忘的還是故鄉——渤海邊一個偏僻的小村莊。
常有人問:“你是北京人嗎?”
我總是回答:“我不是北京人,只不過在北京居住多年罷了。”
這是我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
我出生在農村,童年是在家鄉度過的。
在我蹣跚學步時,奶奶就牽著我的小手鼓勵:“往前走,別怕!”
從我學會走路,奶奶就給我一個用柳條編成的小籃子,讓我跟隨著干活兒的大人外出,自己學著采摘野果野菜,尋拾漏失在田野里的殘糧。小小的筐籃有彎彎的提梁,我把小筐籃掛在細小的胳臂上跑來跑去,里面裝進收割完畢落在地里的豆粒、花生、紅薯、麥穗兒、谷穗兒,或者田里疏苗拔下來的蘿卜苗,長在田邊土岡上的野莧菜、馬勺菜……回家后總會得到奶奶的夸獎和疼愛。那小筐籃仿佛一個寶盒兒,里面總是裝滿了喜悅和歡樂。奶奶一面收檢我的收獲,一面還講一些叮囑的話讓我記住。例如——
“力氣好比那井泉水,使不盡來用不完,人不要怕吃苦受累。”
“采摘野果野菜,撿拾柴草棄糧,能鍛煉人細心耐心。人一輩子都在尋覓和采摘,收獲的大小,就看你用心用力的多少。”
我喜歡在田野里無拘無束地奔跑嬉戲,尋寶拾遺,和小伙伴比賽心靈手巧。
那是平淡而又溫馨的日子。
春天采摘嫩綠的榆錢兒生吃或者蒸糕,掰下香椿芽兒來拌豆腐全家共享,看燕子筑巢屋檐兒下,聽喜鵲喳喳叫枝頭。
夏天吃桑葚兒,染成一個小花臉兒,躺在麥秸垛上數星星,聽蛐蛐兒叫、蛙群鳴。
秋天吃熟透了的紅姑瓤兒、枸杞子、野酸棗兒、山核桃,摟樹葉兒,割野草,望大雁南飛,看荷塘出藕,糧人倉,菜人窖,家家戶戶洋溢著秋收的歡樂。
冬天吃爆米花、烤紅薯、凍柿子,北風呼嘯,大雪封路,世界一片白,小小村莊一片寧靜,古老的紡車吱扭扭飛轉,抽出又細又勻的棉線線。
除夕夜祭祖,春節拜年,吃餃子,放鞭炮,貼春聯,蒸年糕。
正月十五吃元宵,看花燈,踩高蹺,舞龍舞獅耍大刀。
追著男孩們看抖空竹,滾鐵環,放風箏,踢毽子。小姐妹們玩骨頭子兒,爭奪小小的羊膝蓋骨,當成寶貝收藏。
端午節門上插艾蒿,女孩兒用絲線纏成彩色小粽子、小葫蘆、小篦子,戴在身上美滋滋又顯擺又自豪。
中秋節供兔兒爺,吃月餅,高粱稈兒做成車、馬、轎和船,爛泥巴摔打摔打,捏成碾子和磨盤。
大自然給予一無所有的孩子們很多樂趣和智慧,廣闊的田野、茂密的樹林、日夜流淌的小河,一年又一年,滋潤著幼小的心靈。
從學習講話開始,就聽祖母搖著紡車講述動人的傳說——
狐仙、狼外婆的故事,喜鵲、布谷鳥的傳說;
人參、何首烏的故事,花仙、槐樹精的傳說;
花木蘭從軍、昭君出塞、楊門女將、十二寡婦征西;
牛郎織女七月七銀河相會、梁祝化蝶、孟姜女哭倒長城……
墻上的年畫、瓷瓶上的人物、門神灶王爺的彩像、花樣繁多的剪紙窗花、皮影的唱腔、民謠小曲兒……兒時諸多的生活情景、游戲、民俗、方言、諺語,仿佛都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國土淪喪,中國人被日本兵殘害,侵略者搶掠燒殺,毀滅了一切幸福和寧靜,小小年紀內心烙下刻骨銘心的傷痕,才深切感受到民族的苦難、祖國的存亡是比個人生命更重要的事,早早地認識到沒有了國就沒有了家,沒有了個人。
上中學時,我隨父母定居北京,那時的北京還稱為“北平”。求學的艱難磨礪了我的性格:認準目標,付出最多的努力和最大的耐心,期待成功但不怕失敗。
當我以農村孩子的學習基礎考取北京幾個名牌中學時,我并沒有感到驚奇。我在學習條件優越的中學里完成了學業,并不認為自己是“城里人”。當我由中學推薦被燕京大學錄取后,面對學問淵博的教授、導師以及滿口流利英語的同學們,在那布告和通知全都使用英文的生活學習環境中,內心仍然感覺自己只是一個農村孩子。在眾多家境富貴、衣物講究的同學中間,我從未羨慕過別人的衣飾打扮,我最珍愛的還是棉布衣衫、布鞋棉線襪。奶奶一輩子只穿自己紡線自己織成粗布自己縫制的衣褲,這成為她一生從未改變過的習慣。而這傳統融在我的血液里,積淀在我的骨髓中,形成我的風骨性格和欣賞趣味。
燕京大學的環境是優美的,湖光塔影、古樹粉荷;條件是優越的,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建筑講究的教學樓,設備齊全的實驗室,條件優越的宿舍;眾多的學子,為了民族的未來,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投人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不怕拋頭顱灑熱血。我在這支隊伍里接受了革命的教育,當解放全中國需要青年貢獻自己的時刻,大多數同學拋下優越的學習環境隨解放大軍南下,去參加生死難料的戰場拼殺。我就是在那時毫無眷戀地脫下學生裝換上了列寧服,被分配到中共北京市委文委會,成為一名革命干部的。
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從此,個人的命運、家庭的聚散、事業的挫折和發展、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在時代的巨輪飛轉中起伏翻滾。
我被拋置在文化界,不幸經歷了波瀾洶涌的狂風巨浪,暴雨山洪……六十年過去了,雨雪風霜、荊棘泥濘,漫漫長路上抬腳容易落腳難……但我又是幸運的,那么多文學藝術界的前輩和長者為我指過路,具體地教導我,鼓勵我,冰心、老舍、吳作人、蕭淑芳、葉君健、端木蕻良、蕭軍……他們一生遠離虛榮,漠視名利,默默地貢獻,一年又一年,沒有書房畫室,擠在臥室里放張小桌兒,寫出譯出畫出令世人驚嘆的作品,直到生命的盡頭還有那么多遺愿沒有完成。
吳作人老人曾拿著冰心獎參評書給我詳細講解:“畫面中的兔子形象是學美國的……創作中要有自己的構思、自己的表現手法,借鑒有益但不要模仿……”
葉君健老人為譯《安徒生全集》,多年查閱資料考證細節,連一件器皿、一個地名都不惜花精力在丹麥查訪核對過。
那一輩的文化巨人,從沒為自己爭過什么,他們無怨無悔,將一生的心血凝結成文化遺產留給了后人。
八十年的人生旅程舉首回望,心中充滿了欣慰和感恩,雖然歷經坎坷,但我從來不想傷害別人。不論成績多少,我都已經盡心盡力了。我受惠于別人的太多,欠債不少。我是幸運的,因為我是歷次苦難中的幸存者。
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在人生旅程中采摘的果實,聚集起來,裝進筐籃里,作為一份心靈的獻禮,呈獻給相識不相識的朋友。在你們邁向未來的路上,我與你們同行。
2010年秋于竹園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會飛的小鹿
像閃電耀亮夜空,像流星滑落山谷,像雄鷹在云海里俯沖盤旋,像神馬在峻嶺上勇猛奔騰,如風似箭,仿佛光的閃爍流動,靜靜的深山里,飛鳥、群獸,都伸頸遠眺,凝望著天邊的奇跡:一只會飛的小金鹿,飛過一道又一道山澗,躍過一座又一座險峰……
樹葉不搖,草莖不抖,連浮云也凝住不動。鳥兒不鳴,群獸不響,蜂蝶也悄悄地停落在花叢。
可愛的小金鹿,小小的蹄子上有飛輪?瘦瘦的脊背上有神奇的雙翼?鳥獸們驚愕震動之后,發出響徹群山的歡呼聲。
花兒微笑,大樹點頭,草叢拍手,絢麗的彩霞映照著歡樂的群山,諦聽著峰谷的回聲。活潑的泉水彈奏著激動的樂曲,托著艷麗的花瓣兒向前流去,仿佛美妙的夢境……
贊美、感嘆、羨慕、尊敬、榮譽、信任,連成看不見的花環桂冠,拋向遠在天際的小金鹿,呼喚著它,追隨著它,籠罩著它。但可愛的小金鹿只是全力以赴地向前奔跑著,目光向前,四蹄不停,它那純真的心靈里,只想著怎樣趕在冰融雪化的山洪瀑布沖進綠谷之前,救出在綠崖下養傷的長頸鹿媽媽。小金鹿是在奮力奪取生命之光,那光焰可能轉瞬即逝,永遠熄滅。
那光焰是愛,是美,是無私的奉獻,也是小金鹿生命的根。
誰都記得,小金鹿曾是多么丑陋瘦弱的小東西,好心的鳥獸叫它小可憐兒,傲慢的鳥獸喊它小廢物,同齡的鳥獸小伙伴們欺侮它,叫它小脫毛兒,意思是該扔掉的東西。
小金鹿最初的命運是悲苦的。
陽光燦爛的夏天,一對秀美的梅花鹿在山谷里悠閑地散步。野花盛開,滿山谷飄蕩著馨香。公鹿尋找鮮嫩的綠草,讓母鹿細嚼慢咽地吃,采集芬芳的野花嫩藤掛在母鹿的脖子上,使它滿臉洋溢著花兒一樣美麗的微笑。它們的寶寶就要降生了,希望孩子健壯,聰明伶俐。公鹿懷著美好的夢想,為未來的小鹿做好一切準備,無微不至地愛護著母鹿。它寸步不離地守護在母鹿身邊,簡直可以感覺到小鹿緊緊貼在自己身旁。
“我們的小鹿在百花盛開的季節降生,它會像花兒一樣美麗。”一種欣慰的感情,使公鹿全身充滿了力量。母鹿臥在草叢里休息,樹影在它身上搖蕩,小鳥為它歌唱,溫暖的陽光使它漸漸進入夢境。公鹿跑上山頂,仔細地向四周瞭望,警惕著任何細微可疑的跡象和聲響,母子的安全系著它的心,幸福使它忘卻勞累和辛苦。它想象著:我們的小鹿什么時候長出犄角來呢……
撲棱棱,幾只鳥兒飛過,急匆匆,似乎顯得慌亂驚愕。緊接著,微風吹過來一種特殊的氣味,這是不祥的預兆。公鹿豎起耳朵,機警地傾聽著,觀察著,那危險的氣味漸漸近了,近了……公鹿經過短暫的思索,立刻斷定大禍就要來臨。嗚!去救母鹿已經太晚了,只能帶給它災難和不幸,唯一能做的是——像旋風一樣遠遠離開母鹿,朝著母鹿相反的方向飛跑,把危險引開,把生存的希望留給母鹿。
“砰!砰!”驚心動魄的槍聲,緊迫著飛跑的公鹿,樹枝、草叢,閃落在身后,野花、蘑菇傘,躺倒在它的蹄下,驚起了一群群的飛鳥,嚇跑了成群結隊的小兔、松鼠。跑啊跑,離母鹿越遠越好……“砰!”隨著一聲刺耳的槍聲和嗆鼻的火藥味兒,公鹿栽倒在山崖上,鮮血像噴泉涌流,匯成血泊,浸淹著公鹿的軀體,它的雙眼凝聚著愛戀和悲哀,頭頸伸直仰望著天空,沒有一聲哀鳴,沒有一滴淚水,帶著深沉的愛和恨告別了世界。花兒灑落含淚的花瓣兒,小草低垂頭頸直到地面。大樹搖頭嘆息,小鳥發出陣陣哀鳴,白云遮住了陽光,泉水發出心碎的嗚咽,盛夏里大地顯得一片悲涼。
驚魂失魄的母鹿從夢境中醒來,來不及判斷發生了什么事,在驚心的槍聲里,慌亂盲目地逃奔,一聲又一聲的槍響,母鹿帶傷摔倒在山石旁。它知道自己的生命就要結束了,只希望小鹿能生存下來,它猛力越過尖利的巨石,剖開了腹部,小鹿隨著如注的鮮血落生在巖石上。母鹿只匆匆看了小鹿一眼,就奮身滾下了山崖。它讓可能危害小鹿的危險也墜人了山澗。
勇敢的公鹿,它把生的希望留給母鹿。
勇敢的母鹿,它把生的希望留給小鹿。
鮮血比夕陽還紅,紅得刺眼,紅得使萬物心驚。紅色的血跡使鮮花顫抖,花瓣兒紛紛飄落,紅色的血滴使小草哀傷,柔弱的草莖匍匐在地,裸露的山石也顯示出深沉的悲哀。
星兒照耀著寂靜的山林,清風吹送著小鹿羔的哀鳴,它那瘦弱的小腿兒顫抖著,站起來摔下去,再站起來又摔下去,它還沒有力氣站穩,更不能邁步移動身體。周圍一片片黑影,它東望望,西望望,什么也看不清,山風吹過,它全身冷得發顫,可憐的小鹿羔沒有爸爸,沒有媽媽,它不知道應該向誰求救。
大樹想扶起小鹿,可它的根深深扎在泥土里,不能移動呀!
野藤想抱住小鹿,可它的枝條緊緊盤在樹上,手伸不了那么遠呀!
山泉想把小鹿洗凈,可它從高山向低谷奔流,停不住腳步呀!
小鳥想把小鹿帶到窩里,可它的翅膀太輕了。
小松鼠想背小鹿到樹洞里,可它的力氣太小了。
“嗚,嗚……”小鹿一聲聲哭得好傷心。
溫暖柔軟的嘴唇舔舐著小鹿的全身,小鹿不冷了。一雙慈愛的眼睛深情地望著小鹿,小鹿不哭了。原來是長頸鹿媽媽。它支撐著病弱的身體,一步一步吃力地走到小鹿身邊,親它,拍它,用高大的身子為它擋風,用樹葉和花朵為它鋪床,小鹿羔成了長頸鹿媽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