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344頁
- 開本:16開
-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 ISBN:9787806286142
- 作者:游紅
內容簡介
華夏文化之精髓,經典名句之薈萃?!吨腥A經典名句(典藏版)/國學傳世經典》包括古代詩詞名句、古代散文名句、古代小說名句、四書五經名句、古代兵法名句等幾部分。這些名句濃縮了中國在哲學、文學、歷史、軍事等各方面的高成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中經典的東西。《中華經典名句(典藏版)/國學傳世經典》所選名句分為原文、出處和賞析三部分,出處指出該名句所出朝代、作者和作品;賞析的前面是難字注解和原句釋義,賞析是編者個人對原句的理解,僅供參考?!吨腥A經典名句(典藏版)/國學傳世經典》版式新穎,設計考究,雙色印刷,裝幀精美,除供廣大讀者閱讀欣賞外,具有高的研究、收藏價值。
目錄
四書五經經典名句
四書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五經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左傳》
諸子百家經典名句
儒家
《孔子》
《孟子》
《茍子》
道 家
《老子》
《莊子》
《列子》
法家
《管子》
《韓非子》
兵家
《孫子》
《六韜》
二十四史經典名句
《史記》
《漢書》
《后漢書》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北齊書》
《周書》
《隋書》
《南史》
《北史》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古代詩詞經典名句
先秦詩歌
兩漢詩歌
魏晉詩歌
唐朝詩詞
宋朝詩詞
元、明、清詩詞
散文經典名句
先秦散文
秦漢散文
魏晉南北朝散文
唐代散文
宋、元散文
明代散文
清代散文
小說經典名句
西游記
紅樓夢
三國演義
水滸傳
儒林外史
四書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五經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左傳》
諸子百家經典名句
儒家
《孔子》
《孟子》
《茍子》
道 家
《老子》
《莊子》
《列子》
法家
《管子》
《韓非子》
兵家
《孫子》
《六韜》
二十四史經典名句
《史記》
《漢書》
《后漢書》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北齊書》
《周書》
《隋書》
《南史》
《北史》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古代詩詞經典名句
先秦詩歌
兩漢詩歌
魏晉詩歌
唐朝詩詞
宋朝詩詞
元、明、清詩詞
散文經典名句
先秦散文
秦漢散文
魏晉南北朝散文
唐代散文
宋、元散文
明代散文
清代散文
小說經典名句
西游記
紅樓夢
三國演義
水滸傳
儒林外史
精彩書摘
《中華經典名句(典藏版)/國學傳世經典》:
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出處 《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譯文 能夠得到與天地至德相媲美的贊同稱頌,這種修養的大德是完全可以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并列了。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出處 《中庸·第二十八章》:子日:“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譯文 愚昧的人總是自以為是,卑賤的人往往獨斷專行;處在當今這個時代,卻僵化地推行古人的治國舉措,照搬復興古人的制度,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事業未立而災禍一定已經降臨到自己的身上了。
不日堅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緇。
出處 《論語.陽貨》:子日:“然,有是言也。不日堅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譯文 不是說堅硬的東西磨也磨不壞嗎?不是說潔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嗎?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出處 《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譯文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生活環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別。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出處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怨恨,不也是君子風度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出處 《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出處 《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譯文 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
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出處 《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譯文 能夠得到與天地至德相媲美的贊同稱頌,這種修養的大德是完全可以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并列了。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出處 《中庸·第二十八章》:子日:“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譯文 愚昧的人總是自以為是,卑賤的人往往獨斷專行;處在當今這個時代,卻僵化地推行古人的治國舉措,照搬復興古人的制度,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事業未立而災禍一定已經降臨到自己的身上了。
不日堅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緇。
出處 《論語.陽貨》:子日:“然,有是言也。不日堅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譯文 不是說堅硬的東西磨也磨不壞嗎?不是說潔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嗎?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出處 《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譯文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生活環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別。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出處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怨恨,不也是君子風度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出處 《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出處 《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譯文 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