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342頁
- 開本:16開
-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 ISBN:9787805465418
- 作者:游戲主人
內容簡介 | |
中國有笑話書的歷史由來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說非《笑林廣記》莫屬。此書是清代署名「游戲主人」收集而成。《笑林廣記》可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笑話集,語言風趣,文字簡練雋秀,表現手法也十分成熟。此書分十二部,每部皆有其主題。一古艷(官職科名等)、二腐流、三術業、四形體、五殊稟(癡呆善忘等)、六閨風、七世諱(幫閑娼優等)、八僧道、九貪吝、十貧窶、十一譏刺、十二謬誤。而這種分類的方式并非的,只是為了整理并將搜集到的資料加以歸類罷了。 |
目錄 | |
卷一 古艷部 比職 貪官 取金 糊涂 偷牛 屬牛 同僚 垛子助陣 送父上學 考監 坐監 書低 自不識 監生拜父 齋戎庫 附例 卷二 腐流部 上任 爭臟 廝打 鉆刺 不養子 脫科 僧工詰辯 頭場 窮秀才 湊不起 四等親家 腹內全無 求簽 請先生 兄弟延師 讀破句 赤壁賦 于戲左讀 教法 夢周公 撻徒 想船家 詠鐘詩 歪詩 老童生 卷三 術業部 醫官 鋸箭竿 怨算命 送藥 取名 包活 退熱 僵蠶 看脈 醫賠 法家 相相 胡須像 諱輸棋 銀匠偷 利心重 有進益 裁縫 不下剪 要尺 待詔 篦頭 頭嫩 偷肉 三名斬 酒娘 著醋 酸酒 卷四 形體部 胡瘌 拋錨 一般胡 稀胡子 胡答嘲 親爺 拔須去黑 黃須 老面皮 長卵嘆氣 扇墜 擱淺 瞽笑 被打 吃螺螄 兄弟認匾 金漆盒 問路 烏云接日 鼻影作棗 蝦醬 拾螞蟻 撿銀包 漂白眼 聾耳 呵欠 火癥 卷五 殊稟部 葡萄架倒 槌碎夜壺 手硬 呆郎 癡婿 呆子 攜冰水 不道是你 丈母不該 事發覺 燒令尊 子守店 活脫話 母豬肉 望孫出氣 買醬醋 劈柴 悟到 藏鋤 較歲 認鞋 妻 盜牛 糴米 呆算 代打 七月兒 試試看 靠父膳 覓凳腳 訪麥價 臥睡 懶活 白鼻貓 露水桌 衣軟 椅桌受用 看戲 演戲 緩踱 出轡頭 卷六 閨風部 藏年 鷹啄 搶婚 兩坦 謝周公 舌頭甜 大話 日進 卷七 世諱部 開路神 焦面鬼 咽糠 望煙囪 老白相 借腦子 曲蟮 件件熟 活千年 撞席 泥高壁 爭座 婢子 屁股痛 夢里夢 年倒縮 卷八 僧道部 追度牒 掠緣簿 鬼王撒尿 發往豐都 懺悔 追薦 哭響屁 聞香袋 樁糞 上下光 賣字 沒骨頭 倒掛 僧浴 問禿 當真取笑 道士狗養 跳墻 驅蚊 謝符 卷九 貪吝部 開當 請神 好放債 大東道 命窮 兄弟種田 合伙做酒 翻臉 畫像 許日子 攜燈 不留客 不留飯 吃人 慳吝 賣粉孩 獨管褲 莫想出頭 一毛不拔 糞雞 惡神 一味足矣 忌賒 白伺候 夢戲酌 夢美酒 截酒杯 切薄肉 滿盤多是 不見肉 和頭多 啖餛飩 卷十 貧窶部 好古董 不奉富 窮十萬 失火 喚茶 留茶 怕狗 鞋襪訐訟 被屑掛須 燒黃熟 拉銀會 兌會錢 剩石沙 飯粘扇 借服 酒甕盛米 遇偷 羞見賊 借債 變爺 夢還債 坐椅子 扛欠產 拘債精 擺海干 卷十一 譏刺部 搬是非 丈人 大爺 蘇杭同席 狗銜錠 不停當 |
編輯 | |
《笑林廣記》:在開心一笑中,扣緊社會動脈,呈現古代民風。在開心一笑中,博覽世態人情,發掘幽默潛質。就是那開心的一笑,將煩惱蕩滌,將胸襟開闊。 在現今這個社會里,生活緊張、壓力繁重,若多看些有趣的笑話,令人生多一些歡笑,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其題材為各種人、事、物之現象,因此具有扣緊社會脈動,呈顯民間風俗的功能,故頗能反映世情,振聾發聵,值得玩味。 |
摘要 | |
比職[原文]甲乙倆同年初中。甲選館職,乙授縣令。甲一日乃對乙語曰:“吾位列清華,身依宸禁,與年兄做有司者,資格懸殊。他事不論,即拜客用大字帖兒,身份體面,何啻天淵。”乙曰:“你帖上能用幾字,豈如我告示中的字,不更大許多?曉諭通衢,百姓無不凜遵恪守,年兄卻無用處。”甲曰:“然則金瓜黃蓋,顯赫炫耀,兄可有否?”乙曰:“弟牌棍清道,列滿街衢,何止多兄數倍?”甲曰:“太史圖章,名標上苑,年兄能無羨慕乎?”乙曰:“弟有朝廷印信,生之權,悟吾縱,視年兄身居冷曹,圖章私刻,誰來懼你?”甲不覺詞遁,乃曰:“總之翰林身價值千金。 ”乙笑曰:“吾坐堂時百姓口稱青天爺爺,豈僅千金而已耶!”[譯文]甲乙兩人同一年考中舉人,甲被選到翰林院任職,乙被任命為縣令。 有一天,甲傲慢地對乙說:“我官位階高顯貴,身居朝廷,與老兄做地方官相比,身價上差得很懸殊。別的事且不論,僅拜客用的名帖就顯出我的身份極為體面,和你簡直有天壤之別。”乙說:“你的名帖能用幾個字,怎能趕得上我告示中的字,難道不比你的字作用大了許多?讓各地皆知,百姓無不凜遵恪守,但老兄的名帖卻毫無用處。”甲說:“那么出行時我有黃傘和衛士護衛,十分顯赫炫耀,老兄你可有嗎?”乙說:“小弟我出門時,持牌棍的人清道,隊伍擠滿大街小巷,何止多老兄數倍。”甲說:“我有太史官的印章,標有上苑字樣,難道你不羨慕嗎?”乙說:“小弟我有朝廷授給的官印,生大權,歸我縱,看你身居冷官閑職,有了圖章也是沒有用處,誰怕你呢?”甲不由得詞窮,于是說:“總之翰林的身價值千金。”乙譏笑道:“我坐堂理事時,老百姓都喊我青天大老爺,難道不遠遠超過千金嗎!”貪官[原文]有農夫種茄不活,求計于老圃。圃曰:“此不難,每茄樹下埋錢一文即活。”問其故,答曰:“有錢者生,無錢者死。”[譯文]有個農夫栽種茄苗不活,向老菜農討求栽種茄苗的方法,菜農說:“這不難,只要每棵茄苗下埋上一文錢就能夠活。”農夫問這是為何,菜農回答說:“有錢者生,無錢者死。”取金[原文]一官出米票,取赤金二錠,鋪戶送訖,當堂領價。官問:“價值幾何?”鋪家曰:“平價該若干,今系老爺取用,只領半價可也。”官顧左右曰:“這等,發一錠還他。”發金后,鋪戶仍候領價。官曰:“價已發過了。”鋪家曰:“并未曾發。”官怒曰:“刁奴才,你說只領半價,故發一錠還你,抵了一半價錢,本縣不曾虧你,如何胡纏?快攆出去!”[譯文]有個官員要買兩錠赤金,金店的人送到后,當堂等著拿錢。官員問他多少價錢,金店的人說:“通常的價錢應是若干,現在是你用,只收取一半的價錢就行了。”官員瞅瞅周圍的人說:“這樣的話,退還給他一錠金子。”退還一錠金子后,金店的人仍然等候著領錢。官員說:“錢已經給過了。”金店的人說:“并沒有給呀!”官員十分惱怒,說:“刁奴才,你說只收半價,因此退還一錠金子給你,抵償了那一半價錢,我沒有虧你,為什么還胡攪蠻纏?給攆出去!”糊涂[原文]一青盲人涉訟,自訴眼瞎。官曰:“你明明一雙清白眼,如何詐瞎?”答曰:“老爺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爺卻是糊涂得緊。”[譯文]有個患青盲眼的人被牽連到官司里,該人爭辯說自己眼瞎。官員說:“你的一雙眼青白分明,為什么假裝瞎子?”那個人回答說:“你看我是清白的,我看你卻是糊涂得很哩!”偷牛[原文]有失牛而訴于官者,官問曰:“幾時偷去的?”答曰:“老爺,明日沒有的。”吏在旁不覺失笑。官怒曰:“想就是你偷了。”吏灑兩袖曰:“任憑老爺搜。”[譯文]有個人丟了牛,上訴到官府。官員問他說:“什么時候丟的?”那個人回答說:“老爺,是明天沒有的。”旁邊的一個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