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12頁
- 開本:16開 平裝
- 出版社:臺海
- ISBN:9787516816196
- 作者:美狄亞
導語
槍支一方面昭示著人類精彩的傳奇偉業——用科技的力量根本改變了人類應用自然力量的方式;另一方面又散發著令人窒息的恐怖氣息——巧奪天工的機械設計和巨大威力,讓人的生命在它面前顯得從未有過的脆弱。正因為如此,持槍和禁槍,成了十分重要而極具現實意義的課題。在面對此課題的所有國家中,美國的探索和實踐或許是最為特殊的。美狄亞編著的《撕裂的槍聲(槍口下的美國)》帶你系統的解讀美國槍文化,讓你增長知識和文化,同時告訴你加強安全防范意識。
內容提要
美國之槍,曾是美國人冒險、創造與犧牲精神的歷史見證與象征,令許多美國人引以為傲,然而,槍之下的陰影卻也是美國歷史另一面的真實——
為何槍擊慘案換不來禁令?
把總統逼哭了的“步槍協會”究竟有多大能耐?
在美國,買槍到底有多容易?
閱讀美狄亞編著的《撕裂的槍聲(槍口下的美國)》,了解民間槍支在美國發展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一點答案!
作者簡介
美狄亞,從事世界古代史研究工作,曾經發表過數部兼且科學性與靈性色彩的大眾文化書籍,其輕松的寫作風格使得許多不容易被普通人理解的高深知識變得十分有趣。深受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喜愛。其代表作《神奇的瑪雅》一直持續居科普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目錄
第一章 “美國誕生之時就有一支來復槍在手中”
為何槍擊慘案換不來禁令?
去美國留學?先看看哪些地方帶槍上課
美國憲法確定的持槍權
美國槍文化發展史
美國老槍的黃金時代
美國華人移民遭遇“槍文化”
第二章 美國控槍阻力何在?
特朗普:“我希望自己得到保護”
美國為何不能學日本禁槍?
從法律角度看限槍前景
槍支管制與兩黨政治
控槍形勢“逆轉”?
第三章 走近全美步槍協會——NRA
把總統逼哭了的“某些協會”
“沒有幾個政治家不懼怕步槍協會”
掌門人是個“槍瘋子”
“槍不殺人,人殺人”
NRA的反槍支管制策略
第四章 在美國,買槍玩槍到底有多容易?
買槍到底有多容易?
從玩槍到買槍的美籍華人
在美國如何才能不挨槍?
買槍護身,中國男子永生難忘的美國經歷
在美國槍店當伙計的留學生
第五章 人性的暴虐——美國歷史槍擊案
美國史上十大惡性校園槍擊案
誰制造了美國史上最大槍擊案
是什么讓美國出現了那么多的大規模槍擊案?
每天一起槍擊案,美國人民怎么看?
美國一一公民人人自危的地獄?
第六章 持槍VS控槍,不可調和的矛盾
英督禁槍與美國獨立革命
從民間組織到政治力量
憲法第二修正案背后的紛爭
盤根錯節控槍路
一個癡迷槍支的國家
第七章 在禁槍與控槍之間“打太極”的美國
美國擁槍VS管制的思辨
“槍控”與“網控”的局面
持槍與控槍的漫長爭斗
擁槍的美國,為何不見暴力反抗“強拆”?
前言
2017年10月2日,在中國,恰逢國慶長假,正是千家萬戶團聚的時候,然而,大洋彼岸卻發生了慘絕人寰的一幕。
當地時間10月1日晚問,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一場音樂會上。64歲的史蒂芬.帕多克從曼德勒海灣賭場酒店的32層向音樂節觀眾開槍射擊,導致59人喪生,500多人受傷,槍手自殺。警方在其酒店房間內發現了數十支槍械。
美國總統特朗普2日發表講話,強烈譴責發生在拉斯維加斯的槍擊事件,稱其為“十足的邪惡之舉”,并呼吁美國民眾在悲痛中保持團結。
時至今日,太陽依舊升起,可那些無辜的生命,卻再也回不來了。
槍擊案的發生不僅再次引發美國國內對控槍的爭論,也引發了人們對美國槍文化的關注和反思。
美國槍支文化根深蒂固,不論擁槍還是用槍都相對更為容易,也導致槍支犯罪問題日益嚴重。而長期以來,受各種因素影響,控槍與反控槍問題不僅成為一個激烈拉鋸的政治化議題,也正在慢慢撕裂美國社會。
美國學者唐·凱特斯(Don Kates)研究發現,美國國父之一的麥迪遜在建國初期起草《權利法案》作為憲法前十個修正案時.有5個州的代表要求將公民的持槍權寫入法案中,卻只有4個州要求法案明確集會、正當法定程序的權利以及反對酷刑。而作為美國“名片”的言論自由權,僅有3個州提到。
與美國的槍文化歷史同樣悠久的,是美國限制槍支自由的傳統。
美國建國前,馬里蘭州曾立法剝奪天主教徒的持槍權。在其他州,所有不愿效忠的自由守法公民被禁止持槍。當政治氣氛改變之時,各州又禁止所有不愿支持革命的公民持槍。美國成立初期,奴隸被理所當然地剝奪了持槍自由。在一些州,自由黑人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無論他們守法與否,都被禁止持有槍械。即便是相對自由的弗吉尼亞州,也曾在1806年立法允許自由的黑人和黑白混血兒持槍,前提卻是他們要得到當地官員的許可。
除此之外,早期的美國還有許多限制槍權的法律。比如,在一些地方,法律規定火藥必須儲藏在大樓的頂樓,南方的一些州還要求奴隸主對槍支嚴加看管,防止自家奴隸偷走槍支。波士頓在1783年曾通過法律,禁止任何人持有任何裝有彈藥的槍械進人特定建筑物,后來增補的條文甚至禁止公民將裝有彈藥的槍械保存在家中。
與持槍自由和控槍法律共存形成對比的,是“槍權之爭,,的雙方你死我活的對峙和不可調和的分裂。在這樣的對峙之中雙方不時會在自己的輿論攻勢中變得極端和固執。
面對頻繁發生的惡性槍擊事件以及由此引發的關于控槍問題的討論,需要被一再加以強調的因素是,社會現象的背后均有其深厚的歷史文化根源。槍支是美國精神文化生命的內在組成部分,控槍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關鍵的是,它是一個歷史文化問題。
槍支自發明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并在全球范圍得到廣泛應用。然而,正是這個“尋常之物”讓人類社會面臨難解的困惑:它一方面昭示著人類精彩的傳奇偉業——用科技的力量根本改變了人類應用自然力量的方式;另一方面又散發著令人窒息的恐怖氣息——巧奪天工的機械設計和巨大威力,讓人的生命在它面前顯得從未有過的脆弱。正因為如此,讓持槍和禁槍,成了十分重要而極具現實意義的課題。
在面對此課題的所有國家中,美國的探索和實踐或許是最為特殊的。
美國之槍,曾是美國人冒險、創造與犧牲精神的歷史見證與象征。令許多美國人引以為傲,然而,槍之下的陰影卻也是美國歷史另一面的真實。
本書帶你系統地解讀美國槍文化,讓你增長知識和文化,同時告訴你加強安全防范意識,尤其是對于廣大的留學生,更有助于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美國沒有戶籍制,自由擇居,不喜歡此地就可遷往它處。但當你在某州定居時,你就是該州居民,需繳納該州稅收、遵守該州法律。美國是聯邦自治,各州法律不同。比如此次發生槍擊案的丹佛,歸屬西部科羅拉多州,這塊土地上的槍支管制十分松懈,不需任何執照和登記手續,可以隨便購買,堂而皇之地挎在腰間。
而我們地處東海岸的彈丸小州,人口高度密集,槍支管理極其嚴格。丈夫填表登記,組織嚴格審核,確定無任何不良犯罪記錄后.方獲得槍支購買許可證,允許他只能在本州購買獵槍步槍類長槍。
想買手槍時,按照法規短槍便于攜帶,潛在危險性大,申請從嚴從難,須重新填表,回家聽候通知。在這期間警察會調查申請者的為人、脾氣、工作表現,有無暴力傾向、情緒失控、抑郁偏激……丈夫最后收到了合格通知,進入最后一步手續:由兩位對他有深入了解的市民各提供推薦信一封。
弄推薦信易如反掌。丈夫是“良民”,周圍還有更多對他有深入了解的“良民”。他們不僅和他一樣愛槍,而且是戰友,有章程、目標,緊密團結在同一面組織大旗下——全美步槍協會。該協會有400多萬會員,宗旨是捍衛《憲法》和《權利法案》;提倡私人持槍、安全用槍;保障狩獵和持槍自衛權益。
美國人只要每年交25美元會費就可以成為“全美步槍協會”會員.每月還送一本印刷精美、信息豐富的雜志。自1871年成立以來,它的花名冊上先后有八位總統赫然在列;包括老羅斯福、艾森豪威爾、肯尼迪、里根、布什等。如果以左右方式簡單劃分,民主黨算“革命左派”,主張高稅收、均貧富、嚴控私人槍械;共和黨屬“保守右派”,提倡低稅收、個人奮斗,鼓勵私人持槍,上述入會的總統除了肯尼迪.其他都是共和黨人。
按慣例,步槍協會挺共和黨,反民主黨。威斯康星州州長沃克由于政績慘淡,落到即將被州民罷免的境地。由于他是堅定的共和黨挺槍派,步槍協會在其政治生涯瀕臨滅絕的關頭伸出援手,最后居然幫他保住了官職。
印地安納州老牌參議員魯伽是共和黨中反對私人持槍的異數,被步槍協會視為眼中釘。協會投入巨大人力財力.迫使這位任職三十多年的資深議員在選舉中落馬。難怪它被公認為全美最有政治影響力的團體之一。2012年年初的步槍協會年度大會上,除了眾多州長、議員亮相表態外,上屆總統候選人桑多若桑托勒姆、金里奇、羅姆尼全都出席發言,支持槍械,拉取選票。被協會視為頭號政敵的奧巴馬,曾數次邀請協會首腦與他共議槍械事宜,均遭拒絕。協會發言人聲稱,不屑和奧巴馬這種反對《憲法》的人共處一室,沒有槍就不是美國。
有這樣強大的組織后盾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找兩個人寫推薦信毫不費力。手槍執照到手后只有90天期限,90天內不買便過期作廢,而且每30天只能買一支。
唯一能扛著槍轉悠并且射擊的地方就是規定的靶場或狩獵場。美國50個州中有24個州的法律允許居民在外敵侵入自家領地、本人生命臨危的情況下開槍自衛,免于刑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