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42頁
- 開本:16開
- 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
- ISBN:9787510148132
- 作者:錢麗旗
內容簡介
人體經絡穴位療法是自然、綠色、健康、貼心、享受、貴族的“中國式養生”療法。
《圖解刮痧防治病/健康中國2030家庭養生保健叢書》詳細介紹了作者首先對刮痧的含義、作用、適應癥、操作、常用穴位等刮痧基本知識作了扼要介紹,然后對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的刮痧治療進行了詳細地專業講解。
《圖解刮痧防治病/健康中國2030家庭養生保健叢書》詳細介紹了作者首先對刮痧的含義、作用、適應癥、操作、常用穴位等刮痧基本知識作了扼要介紹,然后對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的刮痧治療進行了詳細地專業講解。
前言序言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具有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作為中國的傳統治療手法,刮痧在民間的流傳很廣,據傳在遠古時期,人類發現當石頭在烘烤熱刺激身體時,可以治療腫毒風濕等疾病,這種方法在后來形成了砭石治病法,這就是刮痧治病的起源。發展到今天,刮痧療法已成為一種能運用于多種疾病的自然療法,并且有著悠久的中醫歷史記載。早在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對于痧癥這個病的病因、病機、癥狀都有具體的描述。他認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運用刮痧療法,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象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汗使汗孔張開,痧毒(也就是病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刮痧這一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自然療法,所涵蓋的相關內容也具有豐富而綜合的特點。如刮痧所用工具,其材質與治療疾病類型也具有相關性,刮痧板的運用方法分類,刮痧過程中的操作要領,注意事項,不同的刮痧手法所治療疾病的類型等,都需要我們在學習刮痧療法的過程中進行一并系統地了解和掌握。
作為中國的傳統治療手法,刮痧在民間的流傳很廣,據傳在遠古時期,人類發現當石頭在烘烤熱刺激身體時,可以治療腫毒風濕等疾病,這種方法在后來形成了砭石治病法,這就是刮痧治病的起源。發展到今天,刮痧療法已成為一種能運用于多種疾病的自然療法,并且有著悠久的中醫歷史記載。早在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對于痧癥這個病的病因、病機、癥狀都有具體的描述。他認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運用刮痧療法,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象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汗使汗孔張開,痧毒(也就是病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刮痧這一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自然療法,所涵蓋的相關內容也具有豐富而綜合的特點。如刮痧所用工具,其材質與治療疾病類型也具有相關性,刮痧板的運用方法分類,刮痧過程中的操作要領,注意事項,不同的刮痧手法所治療疾病的類型等,都需要我們在學習刮痧療法的過程中進行一并系統地了解和掌握。
目錄
□□章 刮痧基本知識
□□節 刮痧的原理和作用
第二節 刮痧的工具
第三節 刮痧介質
第四節 刮痧的適應證和禁忌
第五節 刮痧測體質
第六節 根據體質來刮痧
第七節 刮痧操作要領
第八節 刮痧治療的運板方法
第九節 刮痧后的反應
第二章 刮痧手法速成
腧穴定位法
刮痧方法分類
人體各部位的刮拭方向和順序
刮痧常用體位
第三章 內科疾病
糖尿病
高脂血癥
高血壓
低血壓
心絞痛
心悸
失眠
頭痛
眩暈
面神經麻痹
中風后遺癥
中暑
感冒
咳嗽
哮喘
呃逆
膽囊炎、膽結石
腹瀉
腹脹
胃脘痛
便秘
泌尿系感染
肺炎
支氣管炎
支氣管擴張
慢性胃炎
膽囊炎
胃下垂
腎小球腎炎
癲癇
甲亢
糖尿病
神經衰弱
面神經癱瘓
第四章 外科疾病
落枕
頸椎病
肩周炎
腰痛
膝關節痛
足跟痛
腓腸肌痙攣
蕁麻疹
痔瘡
網球肘
急性腰肌扭傷
類風濕性關節炎
膽道蛔蟲病
腰椎間盤突出
第五章 泌尿生殖科疾病
月經不調
痛經
閉經
盆腔炎(帶下病)
乳腺增生
更年期綜合征
子宮脫垂
產后缺乳
乳腺炎
陽痿
遺精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癥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
牙痛
鼻竇炎
咽喉腫痛
目赤腫痛
視力減退
沙眼
急性結膜炎
白內障
遠視眼
近視眼
青光眼
淚囊炎
復發性口腔潰瘍
慢性咽炎
急性扁桃體炎
喉炎
第七章 兒科疾病
小兒厭食
小兒佝僂病
小兒腹瀉
小兒破傷風
小兒消化不良
小兒流涎
小兒疳積
小兒夜啼
小兒百日咳
小兒支氣管肺炎
小兒流行性腮腺炎
小兒遺尿癥
第八章 皮膚科疾病
濕疹
神經性皮炎
蕁麻疹
帶狀皰疹
銀屑病
斑禿
痤瘡
黃褐斑
□□節 刮痧的原理和作用
第二節 刮痧的工具
第三節 刮痧介質
第四節 刮痧的適應證和禁忌
第五節 刮痧測體質
第六節 根據體質來刮痧
第七節 刮痧操作要領
第八節 刮痧治療的運板方法
第九節 刮痧后的反應
第二章 刮痧手法速成
腧穴定位法
刮痧方法分類
人體各部位的刮拭方向和順序
刮痧常用體位
第三章 內科疾病
糖尿病
高脂血癥
高血壓
低血壓
心絞痛
心悸
失眠
頭痛
眩暈
面神經麻痹
中風后遺癥
中暑
感冒
咳嗽
哮喘
呃逆
膽囊炎、膽結石
腹瀉
腹脹
胃脘痛
便秘
泌尿系感染
肺炎
支氣管炎
支氣管擴張
慢性胃炎
膽囊炎
胃下垂
腎小球腎炎
癲癇
甲亢
糖尿病
神經衰弱
面神經癱瘓
第四章 外科疾病
落枕
頸椎病
肩周炎
腰痛
膝關節痛
足跟痛
腓腸肌痙攣
蕁麻疹
痔瘡
網球肘
急性腰肌扭傷
類風濕性關節炎
膽道蛔蟲病
腰椎間盤突出
第五章 泌尿生殖科疾病
月經不調
痛經
閉經
盆腔炎(帶下病)
乳腺增生
更年期綜合征
子宮脫垂
產后缺乳
乳腺炎
陽痿
遺精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癥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
牙痛
鼻竇炎
咽喉腫痛
目赤腫痛
視力減退
沙眼
急性結膜炎
白內障
遠視眼
近視眼
青光眼
淚囊炎
復發性口腔潰瘍
慢性咽炎
急性扁桃體炎
喉炎
第七章 兒科疾病
小兒厭食
小兒佝僂病
小兒腹瀉
小兒破傷風
小兒消化不良
小兒流涎
小兒疳積
小兒夜啼
小兒百日咳
小兒支氣管肺炎
小兒流行性腮腺炎
小兒遺尿癥
第八章 皮膚科疾病
濕疹
神經性皮炎
蕁麻疹
帶狀皰疹
銀屑病
斑禿
痤瘡
黃褐斑
內頁插圖
作者簡介
錢麗旗,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2012年入選解放軍總醫院首批“百位名醫”培育學者。現任首都醫學基金評審專家、全軍醫療成果評審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委員會、中醫內科專委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上市后再評價專業委員會理事、《環球中醫藥》、《感染、炎癥、修復》等雜志評審專家及編委。專業特長為婦科病、乳腺病及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中西醫診治。擅長治療不孕不育、月經不調、乳腺病、痤瘡、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臨床療效顯著,經常受邀參加院內外疑難病會診,研制的經驗方“利乳康”、“斑消凈”、“助孕湯”被同行專家廣泛認可,學術影響廣泛。近年來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0余項,發表統計源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4篇,主編、參編著作10部。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科普著作三等獎,獲國家專利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