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310頁
- 開本:32開 平裝
- 出版社:北京少兒
- ISBN:9787530138137
- 作者:(澳)艾倫·馬紹爾...
導語
艾倫·馬紹爾,出生于1902年,澳大利亞當代著名作家。艾倫六歲時患上小兒麻痹癥,導致雙腿殘疾,拐杖上的生活使他成為一名觀察者、一個更富有同情心的人,從而具備了優秀作家的基本素質。
這本由其創作的《我能跳過水洼》是一部自傳體成長小說,它告訴讀者:生活的精彩是因為你的精彩。
內容提要
《我能跳過水洼》是一部自傳體成長小說,作者艾倫·馬紹爾即是故事的主人公。童年時期,艾倫因患上小兒麻痹癥而導致雙腿殘疾,但他從沒覺得自己是殘疾人,更不會讓身體的不便阻礙自己去體驗生活中的美好與樂趣。艾倫爬樹、打獵、騎馬,到叢林中冒險,所有男孩子能做的事情他都去做,最后還實現了人生理想,成為一名作家。艾倫憑借樂觀勇敢的精神,跳過了人生中的一個個水洼,他告訴讀者:生活的精彩是因為你的精彩。
《我能跳過水洼》的作者是艾倫·馬紹爾。
媒體推薦
“擺渡船”帶著孩子從生活的此岸到達文學的彼岸,孩子在生活此岸的內心便可闊大,情調便可浪漫,語言便可優雅。彼岸是為了此岸。
——梅子涵
作者簡介
出生于1902年,澳大利亞當代著名作家。艾倫六歲時患上小兒麻痹癥,導致雙腿殘疾,拐杖上的生活使他成為一名觀察者、一個更富有同情心的人,從而具備了優秀作家的基本素質。
目錄
第1章 我
第2章 開始治療
第3章 住進醫院
第4章 早間時光
第5章 一份意外的禮物
第6章 手術
第7章 新病友
第8章 陽光與糖果
第9章 出院
第10章 回到家里
第11章 熟悉的一切
第12章 野餐會
第13章 學校和伙伴們
第14章 現實與夢境
第15章 朋友與仇敵
第16章 打架
第17章 捕獵
第18章 大旱之年
第19章 火山口探險
第20章 釣鰻魚
第21章 會游泳啦
第22章 流浪漢們
第23章 又一次冒險
第24章 皮特講的故事
第25章 叢林中的一夜
第26章 會走路的孩子
第27章 威爾孫一家
第28章 愉快的聚會
第29章 騎馬
第30章 受傷
第31章 騎術精進
第32章 好樣的
第33章 我能跳過水洼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一連幾個禮拜,鄰居們駕著馬車從我家門前經過時,都會駛得飛快。他們會樂此不疲地向我家投來匆匆一瞥,看一眼老舊的尖樁籬笆、牲畜欄里還沒馴服的小馬駒,以及靠在草料房旁邊的我的三輪車。他們早早地便把自家孩子喊同家,將他們包裹得暖暖和和的,孩子們咳嗽一下,或者流個鼻涕,他們就如臨大敵,提心吊膽地盯著他們。
“災難擊中了你,就像來自上帝的懲罰?!泵姘鼛熆ㄌ叵壬缡钦f,他對此堅信不疑。他是《圣經》講習班的負責人,在每周一次的例行宣講中,他一臉憂郁地對學生們說:
“下周日上午的禮拜儀式上,主持人沃爾特·羅伯孫牧師將為這個勇敢的男孩禱告,愿他早日從這場來勢洶洶的痛苦疾病中康復。請每個人務必出席。”
聽說了這些話之后,有一天,父親在大街上一邊不安地捋著他淡茶色的小胡子,一邊向卡特先生解釋。我是怎樣純屬偶然地患上這個病的。
“據說,是呼吸的時候把病菌帶進去了?!备赣H說,“那玩意兒就飄浮在空氣里——到處都是,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兒??隙ㄊ俏鼩獾臅r候,病菌剛好飄進了鼻子里,這下我兒子可倒大霉了。他一病不起,就跟被斧子劈了的小公牛一樣。要是那會兒他正往外呼氣的話,就什么事都沒有了?!?br/> 父親停了一下,接著難過地說:“現在,只能為他祈禱了?!?br/> “人類就是為了承受痛苦和煩擾而生的?!泵姘鼛燆\地喃喃道。他是教會中的長老。他能看見一切不幸的背后。都有上帝之手。同時他也懷疑,所有人類喜歡的事情背后,都躲藏著魔鬼的身影。
“這是上帝的意旨?!彼臐M意足地補充道,似乎相信這樣的論調可以取悅全知全能的上帝。他總能迅速抓住每個機會,不遺余力地迎合上帝。
對于這種理論,父親嗤之以鼻,他有點粗暴地說:“這孩子可不是為承受痛苦和煩擾而生的,而且我告訴你,這也不會成為什么煩擾。要是你想要煩擾,這里倒有的是。”他用棕色的手指敲著自已的腦袋。
后來,他站在我的床前,緊張地問:“艾倫,你的腿疼嗎?”
“根本不疼,”我對他說,“都已經沒知覺了?!?br/> “唉,見鬼!”他大聲抱怨著,一副深受打擊的樣子。
父親是一個精瘦的男人,兩條弓形的腿,屁股窄窄的,這是多年騎馬的結果,因為他是一名馴馬師,以前在昆士蘭州內陸地區,后來才來到維多利亞州。
“都是為r孩子們?!彼Uf,“內陸那邊沒有學校。都是為了他們啊,嘿,否則我才不會離開那兒呢?!?br/> 他長了一副叢林漢子的典型面孔,棕色皮膚,滿面皺紋,灌木平原的風霜在他臉上刻畫出累累線條,銳利的藍眼睛深嵌其中。
有一天,一個曾跟父親一起販賣牲畜的同伴來家里看他。父親穿過庭院,迎了上去。那人大喊道:“老天啊,比爾,你走起路來還是那么血氣方剛啊!”
父親步履輕盈,步伐細小,走路的時候總是看著面前的地面。這是因為他原來住的鄉下是個“蛇村”,父親這樣解釋。
有時候,幾杯酒下肚,父親會騎上一匹還沒完全馴服的小馬駒,沖到庭院里,在喂料箱、馬車轅,還有換下的舊輪胎之間蹦上跳下,把雞鴨趕得咯咯亂叫,他大喊著:
“野牛,還有不知道叫什么的玩意兒!跑起來吧!哈!來呀!”他會勒住韁繩,操控著馬兒后腿直立,然后一把揪下寬邊草帽,一邊朝假想中的歡呼人群轉著圈揮舞,一邊向廚房門口的方向鞠上一躬。母親總會站在那里,臉上帶著微微的笑意,那笑容飽含著快樂、摯愛與關懷。
父親非常愛馬,不是因為他要靠它們養家糊口,而是因為,他從馬兒身上看到了一種美。他喜歡仔細研究健壯結實的駿馬。他會慢慢地圍著它打轉,歪著頭,認認真真地端詳這匹馬的每一點特征,用手順著它的前腿撫摸下去,摸索著有沒有腫塊或者傷疤。要是有,就說明它曾經受過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