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經(jīng)典國學讀本
導(dǎo)語內(nèi)容提要 《孟子》為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種,長於問答辯論,從體裁和章法上為先秦散文走向成熟的典范。孟軻著的《孟子(精)》選擇朱熹《孟子章句集注》為底本,并以楊伯峻先生《孟子譯注》參校,增加清人王定安所輯穴宗圣志移之孟子小像,以及顧沅《圣廟祀典圖考》之《孟子圣跡圖》,將此經(jīng)典再呈現(xiàn)給讀者,以期在讀書、修身、治事上裨益諸君。目錄孟子序說卷一 &n
導(dǎo)語內(nèi)容提要 《孟子》為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種,長於問答辯論,從體裁和章法上為先秦散文走向成熟的典范。孟軻著的《孟子(精)》選擇朱熹《孟子章句集注》為底本,并以楊伯峻先生《孟子譯注》參校,增加清人王定安所輯穴宗圣志移之孟子小像,以及顧沅《圣廟祀典圖考》之《孟子圣跡圖》,將此經(jīng)典再呈現(xiàn)給讀者,以期在讀書、修身、治事上裨益諸君。目錄孟子序說卷一 &n
《孟子》為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種,長於問答辯論,從體裁和章法上為先秦散文走向成熟的典范。孟軻著的《孟子(精)》選擇朱熹《孟子章句集注》為底本,并以楊伯峻先生《孟子譯注》參校,增加清人王定安所輯穴宗圣志移之孟子小像,以及顧沅《圣廟祀典圖考》之《孟子圣跡圖》,將此經(jīng)典再呈現(xiàn)給讀者,以期在讀書、修身、治事上裨益諸君。
孟子序說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 公孫丑章句上
卷四 公孫丑章句下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卷七 離婁章句上
卷八 離婁章句下
卷九 萬章章句上
卷十 萬章章句下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
卷十四 盡心章句下
附綠:孟子列傳
附綠:孟子圣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