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32頁
- 開本:16開 精裝
- 出版社:文化發展
- ISBN:9787514224696
- 作者:惠敏
導語
穿越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哀愁,抵達現代人安詳明澈的心靈。讓我們獲得更深刻的生命體驗,汲取愛與被愛的勇氣和力量。
燃詩詞之焾,放一束人間煙火。最暖心的詩詞解讀范本,書中附贈精選作品閱讀試題詳析詳解手冊,提高現代文閱讀和寫作成績的金鑰匙。
惠敏著的《送你一瓣月光》讓深愛它的人,在時光的喧囂中,探出身去,擷來一份隨性,堅定一些信念;讓詩詞格律出來的青春、愛戀、沮喪、卑微在現實的氤氳下,開出更美的花。
內容提要
惠敏著的《送你一瓣月光(精)》從先秦《詩經》開始一直梳理到清朝,從歷代的古詩詞當中選取關于愛情的經典詩詞,筆行解讀、賞析。采用以時代背景、倫理、人物、故事、哲思為主,以現代人生活隨想、溫情勵志為輔的散文式寫作手法,本書將80后、90后作為受眾群體,在學習品味詩詞、了解歷史的基礎上,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婚戀觀。本書文字清新唯美、趣味樸實,哲思深遠可讀性強。
作者簡介
惠敏,實力派作家,喜歡國學,喜歡哲學,敬職于的學者型女性。意境雋永、視角獨特、暖心治愈的文字受到知名學者的舉薦和讀者的青睞。
《送你一瓣月光》讓深愛它的人,在時光的喧囂中,探出身去,擷來一份隨性,堅定一些信念;讓詩詞格律出來的青春、愛戀、沮喪、卑微在現實的氤氳下,開出更美的花。
目錄
第一輯 看宇宙,聽自己
水之湄
看宇宙,聽自己
情為何物
風雨同舟才是大戲
我在等你
第二輯 送你一瓣月光
白面湯
送你一瓣月光
禮尚往來
路邊的野花我不采
掘一座墳,讓光照進來
第三輯 無言的結局
我是冤枉的
相濡以沫未必是好詞
恨不相逢未嫁時
無言的結局
杏花出墻不出軌
第四輯 相思是藥
舊時恩
帶著光走
都是有緣人
相思是藥
良人
第五輯 如果疼痛
荷的心事
多一些故事情節
清明是一場深刻的雨
幸福悟道
如果疼痛
隔世的砒霜
前言
詩心詩情詩意詩說——浸潤在詩詞里的女子
惠敏是一個浸潤在詩詞里的女子。
《送你一瓣月光》里藏著一顆詩心。
惠敏靈性。但凡這樣的女子,詩心也許就與生俱來。果真如是。她曾講起自己的母親。那個年代的柔弱女性,生命里有著太多的不可承受之重,然而卻有一小片心靈的天空留給了閱讀。在母愛庇護下長大的女孩子,心地早早被文字的詩性打濕,可貴地傳承了這生命中的光亮。
詩心是一份執念。這執念源自對生命的傾情,以及對命運的不屈從。在惠敏的品讀文字里,你會處處見到她的堅定、堅韌、堅強。這是對生活的信念、對生命的禮贊。詩詞蘊含大世界。她對詩詞的理解,與其說是對詩詞人物、情懷的解析,毋寧說是對自我生命的謳歌。這詩詞已然長成了她的一部分。她并不刻意去劃分與區分入詩、出詩的界定,她既在詩里,又在詩外,她用詩詞,在靈魂里建起一座城池。
《送你一瓣月光》里藏著一片詩情。
在這部小集里,惠敏賦予了遼闊的情愫。詩詞的世界有大情。親情、愛情、友情,天地之情,訴諸紙面,流于字間。是的,沒有情怎能有詩?詩詞是情與愛的精靈。詩即情,情即詩,情思之外無去處。
那情思筑成的宇宙夠大,有帝王的感傷,有農夫的歡喜;有萬物生長,有雨露陽光。詩情滿載人間情話,穿越時空,盤桓人間。她采擷的詩情,無不是在傾訴家國謀略,人間疾苦。在惠敏恣意的想象中,詩詞里的情與人間的愛融為一體。盡管,她只是一個擁有詩情畫意的平凡女子,沒有生命的大起大落,有的也只是司空見慣的紅塵煙火。然而,在她生命的細微處和塵埃里,開遍了詩情的小花兒。她把對生活的感悟寫進對詩詞的想象中,又在詩詞中找尋現世情懷。家國之愛,親情之暖,友情之真,愛情之純,似乎她想要的不多,但想寫的卻多得寫不過來。如此,一個平凡的生命也變得不平凡起來。
《送你一瓣月光》里藏著一份詩意。
古往今來的詩詞中人,無不是把生活看作了詩。這詩,或悲,或喜。這生活,也隨之或悲劇或喜劇。文字里的詩詞又是有著鮮明的印記的,用一個詞概括,那恐怕就是詩意。這既是藝術的表達,也是詩人來自靈魂的詠唱。這詩意,從形式到內容,關乎詩情、詩思,也關乎情境與心境。
惠敏解讀詩詞,一如我所預想,在詩意上下了諸多功夫。她心思綿密,筆下有情,總在試圖還原一個詩境,力求寫出那一抹厚重的詩意。其實,作為讀者如我,自然也不會去苛責她對詩詞藝術手法的疏離。
我一直認為,一個好的品詩人,是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的。而發現詩意,領悟詩意,未必會恰如其分地解讀詩意。詩意的美藏在她所鋪陳的文字之內,需要讓讀者自己經歷二次解讀的體驗。于此,我想得多了些,那就是品詩人要與讀者互動起來,正如你在看風景,而看風景的人在看你。文字的雋永在于經得住品咂。好在,原作的詩意和解讀的詩意,在惠敏筆下并行不悖。甚至,我察覺到的跳脫之處,細細回味,得到的第一感覺也并非是違和,而是新鮮的歲月沾染的痕跡。
《送你一瓣月光》里藏著一種詩說。
我最后說到惠敏的“詩說”,真的是因為她的詩說,在前面那種種的剖析之后,竟顯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或可說,她的詩說一脈相承了之前的心、情、意,而顯得水到渠成,呈現出平民化審美的特征,不再是格外突兀的一塊,而是具有鮮明的人間煙火的印記。
惠敏的詩說,刻滿了生活的感懷和生命的感悟。她用文學的、本真的觸角,觸碰這個世界最華美的篇章。在這里,用愛感受愛,用美追尋美,用生命致敬生命。對現實的釋懷來自對詩詞的執念,對煩惱的開悟來自對詩詞的癡迷。我想,她在詩詞里找到了第二種人生,甚至于,發現了另一個世界。她把詩詞本質的浪漫,化成了現實的夢想。這樣的文字,也許沒有那么完美,但總會給心靈一些暖意。
是為序。
肖驚鴻
2018年10月2日于北京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三
李林甫玩弄了朝廷,擊潰了一幫報效之心。一場陰謀在輕而易舉中迫害著杜甫。大考成績結果大出意外,考生全體覆沒,一個沒上榜。
真相往前推:李林甫迅速把眾考生的卷子裹封,根本就沒看一眼。喊來秘書:今年的考生質量太差,申論寫得狗屁不通,寧缺毋濫啊!你起草個通知書,待我稟報皇上,蓋個章,就發榜。
皇家后園,百花弄姿,一對身影淺浪暢情,玄宗與楊玉環已經夫妻兩年,可依然如膠似漆,每日不減蜜月癡纏。李林甫似乎學過心理學,干壞事都能找出套路,這不又讓他逮著了。
“稟報皇上,臣有事請奏。”
“說吧。”玄宗正把玉環的小手拉到自己胸前把玩兒。
“皇上,今年的大考,真是奇了怪了,沒有一個人過分數線啊!我們考委會專門開了研討會,一致認為,人才早已都集中在朝堂之上了,民間沒有遺落賢能啊!皇上英明,納才有術,我大唐萬福啊!”李林甫是戲精,暗自得意自己的表演。
“是這樣啊!寧缺毋濫,愛卿辛苦了。”玄宗繼續把玩玉環的小手。
待李林甫抬頭正眼相望時,人家夫妻倆只剩下快要重疊的背影了。
李林甫弄這一出不外乎是想專權獨攬,任人唯親,這一波考生沒有自己人,萬一日后成了政敵豈不是自找,現在多好呀!朝堂之上,老子說了算。
杜甫從此仕途再也沒了指望。雖然后來當過很短時間的檢校工部員外郎,在建筑工地上跑跑活,也是享受個待遇,根本沒有實職,與實現一腔抱負不搭邊。后人有一種說法,杜甫曾經官至左拾遺,就是給國家提提意見,推薦人才,反映個民情國情什么的,只是個諫官,品級倒數一二,是朝廷愛聽不聽的那種,杜甫連自己都不能推薦入朝得到賞識,怎么說都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見不得官場污穢,杜甫干脆辭職回家,沒有薪水養家,父親去世家道中落斷了接濟,生活日益貧困,杜甫一家經常受著饑餓的煎熬,有時只能靠摘些野果對付一下,這又碰上“安史之亂”,更是雪上加霜,兩人最小的兒子竟然活生生地餓死了。杜甫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他家里發生的真實故事,也是亂世中眾多老百姓的寫照。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杜甫的茅屋下,“妻子衣百結”,滿身補丁摞補丁,人家的兒女有花戴,我家的娃兒“補綴才過膝”,裙子又短又破,連膝蓋都遮不住。
讀杜甫的這些詩,渾身都透著冷。
日子就這么過著,似一條河,干枯得就要斷了流,每逢細雨過后,打濕的河床上依然可以開出如苔的米花。
智慧的詩人有一點好,生活再怎么黑暗苦楚,也能造出一點光亮來。杜甫也是會造光的人,一次,在外面掙了點薄銀,迫切想讓夫人“綻放一下”,就大部分買了化妝品和小飾品,頃刻間點亮了那個家。
瘦妻面復光,癡女頭自櫛。
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
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
——杜甫《北征》
妻子稍加打扮,瘦弱的臉上又泛出光彩,這是我心中的最美,女兒傻傻的,也學著母親的樣子梳起了頭發,她們哪里會打扮自己呀,根本不知道水粉和胭脂怎么用,亂七八糟地抹了一臉,眉毛都涂成了白色,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日日相逼的窘迫頃刻被拋在了腦后。
簡單的幸福,再無掛礙。“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清朝袁枚的《隨園詩話》,我五年前從朋友那里索了來,安靜地放在書柜里,有一個老了的折痕下面,就是這首《苔》。
杜甫也有“苔”的小幸福: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杜甫《江村》
我老婆也是才女啊!琴棋書畫樣樣不差,坐在草屋前還不忘了用紙畫一張棋盤,準備和我大戰一局解解暑熱,小兒子動手能力很強,這點像他媽,正在敲打著縫衣針準備做成一只魚鉤。前邊水中的白鷗嬉戲相親,相伴相隨好不自在,要是老朋友再給我送些錢糧來,我還有什么奢求呢?此生足矣!
《亂世佳人》最后,女主角費雯麗在陽光下說出了百折不撓的名句,“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杜甫夫妻期待的明天,也是新的,那是村邊庭前的流水清照、一世安穩。此生的緣分唯與亂世共勉了。
這兩個有情趣的人讓我頓生羨慕。讓杜甫一生珍愛的女人,她將一生的路過攏于發髻間,烏烏如盾抵抗外來侵擾,她和他用相濡以沫的安寧,裝扮著世間最微弱的光,秉燭前行,在每一個角落都投出大大的身影。
我輕輕地寫這些文字,生怕攪擾了他們片刻的歡愉……
P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