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352頁
- 開本:16開 精裝
- 出版社:中國書籍
- ISBN:9787506839259
- 作者:廬隱
導語
廬隱的生命短暫而坎坷,她追求人生的意義,但看不到人生的前途。在彌漫小資情調,盛行奢靡華麗的文風之際,她已經遠遠超越了她所處的時代,創出了獨樹一幟的文體。她的文字凈化了我們的心靈,震撼了我們的靈魂,使我們懂得了什么是可以錯過但不會被磨來的,什么是瞬間即逝卻又是最寶貴的。《廬隱精品選》選編了廬隱作品的大部分,基本可以反映其思想和藝術取向。
內容提要
廬隱是我國“五四”時期著名的女作家,與著名作家冰心、林徽因齊名,譽為“福州三大才女”。她的作品具有濃厚的自傳性質、情感宣泄色彩和藝術感染力。她借助日記、書信等形式,直接宣示自己對于社會與人生的思索,傳達自己在心理苦悶中的彷徨與嘆息,具有一種沉郁、陰柔之美。《廬隱精品選》是其散文、小說、書信的作品精選集。
作者簡介
廬隱(1898—1934),原名黃英,福建閩侯人。現代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海濱故人》《象牙戒指》《靈海潮汐》《曼麗》《云歐情書集》《東京小品》等。
廬隱于年考入女子師范學校,1917年畢業后任教于北平公立女子中學、安徽安慶小學及河南女子師范學校,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師范國文系,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附屬中學、上海大夏大學、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學(任校長)及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學。
廬隱的第一本小說集《海濱故人》于1925年出版。1930年,廬隱與李唯建結婚,1931年出版了二人的通信集《云歐情書集》。
1934年,廬隱因難產死于上海大華醫院。
目錄
散文
月下的回憶
蓬萊風景線
愁情一縷付征鴻
雷峰塔下
夜的奇跡
春的警鐘
秋聲
異國秋思
夏的歌頌
我愿秋常駐人間
星夜
最后的命運
美麗的姑娘
窗外的春光
丁玲之死
花瓶時代
男人和女人
吹牛的妙用
月色與詩人
東京小品
小說
或人的悲哀
麗石的日記
父親
何處是歸程
秋風秋雨愁煞人
房東
水災
血泊中的英雄
憔悴梨花
風欺雪虐
前途
狂風里
一個女教員
郵差
傍晚的來客
紅玫瑰
秋光中的西湖
人生的夢的一幕
曼麗
海濱故人
書信
云鷗情書(節選)
寄燕北故人
寄波微
寄天涯一孤鴻
靈海潮汐致梅姊
寄梅窠舊主人
前言
我國現代文學是指用現代文學語言與文學形式,表達現代中國人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學。是在20世紀初“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興文學。其不僅用現代語言表現現代科學民主思想,而且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都對傳統文學進行了革新,建立了新的文學體裁,在敘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寫手段以及結構組成等方面,都有新的創造。
我國現代文學的主流是人民的文學,集中表現為大大加強了文學與人民群眾的結合,文學與進步社會思潮及民族解放、革命運動的自覺聯系,構成了我國現代文學的基本歷史特點與傳統。此時的文學,以表現普通人民生活、改造民族性格和社會人生為根本任務。
在創作實踐上,我國現代文學中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徹底反封建的新主題和新人物,普通農民與下層人民,以及具有民主傾向的新式知識分子,成為了文學主人公,充分展示了批判封建舊道德、舊傳統、舊制度以及表現下層人民不幸、改造國民性與爭取個性解放等全新主題。也是通過這些內涵和元素,現代文學對推動歷史進步起到了獨特作用。
我們已經跨入21世紀,今天的歷史狀況和時代主題與現代文學的成長背景存在巨大差異,但文學表現人物、反映社會、推動進步的主旨并沒有改變,在此背景下,我們非常有必要重溫現代文學的經驗,吸取其有益的因素,開創我們新世紀的文學春天。我們編選《中國書籍文學館·大師經典》叢書,精選魯迅、郁達夫、聞一多、徐志摩、朱自清、蕭紅、夏丐尊、鄒韜奮、魯彥、梁遇春、戴望舒、鄭振鐸、廬隱、許地山、石評梅、李叔同、朱湘、林徽因、蘇曼殊、章衣萍等我國現代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正是為了向今天的讀者展示現代文學的成就,讓當代文學在與現代文學的對話中開拓創新,生機盎然。因為這些著名作家都是我國現代文學的開拓者和各種文學形式的集大成者,他們的作品來源于他們生活的時代,包含了作家本人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與思考,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進程,具有永恒的魅力。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4年1月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月下的回憶
晚涼的時候,困倦的睡魔都退避了,我們便乘興登大連的南山,在南山之巔,可以看見大連全市。我們出發的時候已經是暮色蒼茫,看不見嬌媚的夕陽影子了。登山的時候,眼前模糊,只隱約能辨人影;漱玉穿著高底皮鞋,幾次要摔倒,都被淡如扶住,因此每人都存了戒心,不敢大意了。
到了山巔,大連全市的電燈,如中宵的繁星般,密密層層滿布太空,淡如說是鉆石綴成的大衣,披在淡裝的素娥身上,漱玉說比得不確,不如說我們乘了云梯,到了清虛上界,下望諸星,吐豪光千丈的情景為逼真些。
他們兩人的爭論,無形中引動我們的幻想,子豪仰天吟道:“舉首問明月,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她的吟聲未竭,大家的心靈都被打動了,互相問道:“今天是陰歷幾時?有月亮嗎?”有的說十五;有的說十七;有的說十六;漱玉高聲道:“不用爭了!今日是十六,不信看我的日記本去!”子豪說:“既是十六,月光應當還是圓的,怎么這時候還沒看見出來呢?”淡如說:“你看那兩個山峰的中間一片紅潤,不是月亮將要出來的預兆嗎?”我們集中目力,都望那邊看去了,果見那紅光越來越紅,半邊灼灼的天,像是著了火,我們靜悄悄地望了些時,那月兒已露出一角來了;顏色和丹砂一般紅,漸漸大了也漸漸淡了,約有五分鐘的時候,全個團團的月兒,已經高高站在南山之巔,下窺蕓蕓眾生了,我們都拍著手,表示歡迎的意思;子豪說:“是我們多情歡迎明月?還是明月多情,見我們深夜登山來歡迎我們呢?”這個問題提出來后,大家議論的聲音,立刻破了深山的寂靜,和夜的消沉,那酣眠高枝的鷓鴣也嚇得飛起來了。
淡如最喜歡在清澈的月下,嫵媚的花前,作蒼涼的聲音讀詩吟詞,這時又在那里高唱南唐李后主的《虞美人》,誦到“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聲調更加凄楚;這聲調隨著空氣震蕩,更輕輕浸進我的心靈深處;對著現在玄妙籠月的南山的大連,不禁更回想到三日前所看見污濁充滿的大連,不能不生一種深刻的回憶了!
在一個廣場上,有無數的兒童,拿著幾個球在那里橫穿豎沖的亂跑,不久鈴聲響了,一個一個和一群蜜蜂般地涌進學校門去了;當他們往里走的時候,我腦膜上已經張好了白幕,專等照這形形式式的電影,頑皮沒有禮貌的行動;憔悴帶黃色的面龐,受壓迫含抑悶的眼光,一色色都從我面前過去了,印人心幕了。
進了課堂,里頭坐著五十多個學生,一個三十多歲,有一點胡須的男教員,正在那里講歷史,“支那之部”四個字端端正正寫在黑板上;我心里忽然一動,我想大連是誰的地方啊?用的可是日本的教科書一一教書的又是日本教員一一這本來沒有什么,教育和學問是沒有國界的,除了政治的臭味一一他是不許藩籬這邊的人和藩籬那邊的人握手,以外人們的心都和電流一般相通的一一這個很自然……
“這是那里來的,不是日本人嗎?”靠著我站在這邊兩個小學生在那竊竊私語,遂打斷我的思路,只留心聽他們的談話,過了些時,那個較小的學生說“這是支那北京來的,你沒看見先生在揭示板寫的告白嗎?”我聽了這口氣真奇怪,分明是日本人的口氣,原來大連人已受了軟化了嗎?不久,我們出了這課堂,孩子們的談論聽不見了。
那一天晚上,我們住的房子里,燈光格外明亮;在燈光之下有一個瘦長臉的男子,在那里指手畫腳演說:“諸君!諸君!你們知道用嗎啡培成的果子,給人吃了,比那百萬雄兵的毒還要大嗎?教育是好名詞,然而這種含毒質的教育,正和嗎啡果相同……你們知道嗎?大連的孩子誰也不曉得有中華民國呵!他們已經中了嗎啡果的毒了!……
“中了毒無論怎樣,終久是要發作的,你看那一條街上是西崗子一連有一千余家的暗娼,是誰開的,原來是保護治安的警察老爺,和暗探老爺們勾通地棍辦的,警察老爺和暗探老爺,都是吃了嗎啡果子的大連公學校的卒業生呵!”
他說到那里,兩個拳頭不住在桌上亂擊,口里不住的詛咒,眼淚不竭的涌出,一顆赤心幾乎從嘴里跳了出來!歇了一歇他又說:“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天下午,從西崗子路過;就見那灰色的墻根底下每一家的門口,都有一個邪形鴆面的男子蹲在那里,看見他走過去的時候,由第一個人起,連續著打起呼嘯來;這種奇異的暗號,真是使人驚嚇,好像一群惡魔要捕人的神氣;更奇怪的,打過這呼嘯以后立刻各家的門又都開了;有妖態蕩氣的婦人,向外探頭,我那個朋友,看見她們那種樣子,已明白她們要強留客人的意思,只得低下頭,急急走過,經過他們門前,有的捉他的衣袖,有的和他調笑,幸虧他穿的是西裝,他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來歷,不敢過于造次,他才得脫了虎口,當他才走出胡同口的時候,從胡同的那一頭,來了一個穿著黃灰色短衣褲的工人;他們依樣的作那呼嘯的暗號,他回頭一看,那人已被東首第二家的一個高顴骨的婦人拖進去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