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157頁
- 開本:32
- 出版社: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 ISBN:9787530137918
- 作者:東瑞
編輯推薦
叢書全面展示香港兒童文學名家的創作風采,題材廣泛,趣味盎然,精彩描繪了香港孩子的精神世界和成長足跡。
作者簡介
黃慶云,1920年出生,廣東人。國立中山大學文學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碩士。1938年開始寫作。1941年在香港創辦《新兒童半月刊》,該刊面向中國、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廣受兒童歡迎。設有云姐姐信箱與小讀者通信談心,小讀者稱她為“云姐姐”。新中國成立后,她回到祖國,深入生活,上山下鄉,寫作題材涉及各方面,反映社會生活,包括少數民族和華僑。體裁并及新民歌和舊詩詞,但更多是兒童文學方面的寫作。晚年回到香港定居,更堅持為少年兒童寫作,至今沒有放下筆來。除了翻譯的不算,創作的故事、童話、詩歌等已超過百種,多次獲獎。有些作品已翻譯為:英、日、德、法、俄、意、韓、西班牙及烏爾都文。代表作品集有《月亮的女兒》、《奇異的紅星》、《花兒朵朵開》、《英雄樹唱歌》、《童年的花園》等。
宋詒瑞,上海市人,香港兒童文學作家,語言導師。
早年畢業于上海幼兒師范學校,上世紀60年代初畢業于北京大學東方語言系,師承季羨林教授。之后在廣播事業局國際廣播電臺工作20年,赴港定居后曾任國際學校普通話教師及大學對外漢語語言導師。現任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副會長、香港北京大學校友會副秘書長、香港作家聯會會員及監事。
馬翠蘿,少年兒童文學作家。曾任報刊及兒童圖書出版機構編輯,現任職某大教科書出版社,負責小學語文教科書編寫工作。業余從事文學寫作多年,創作領域甚廣,發表過小說、散文、童話、詩歌,也曾為報紙撰寫專欄文章。
所寫作品緊貼時代脈搏、滲透積極向上信息,透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反映世界光明面,述說美好人生,故深受青少年讀者及老師、家長歡迎。
作品五次榮獲“冰心兒童圖書獎”,五次獲選“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大好書,以及教育城“十本好讀”,并入選小學生“書叢榜”十大好書。
目錄
作者自序
童真是人性中最寶貴的珍珠
作家訪談
對創作充滿熱忱的兒童文學作家——東瑞
童話篇
織網
紙哥筆弟
玫瑰的妒意
白兔的晚餐
貓頭鷹找戶口
祖祖變形記
啄蟲的本領
小葉子的眼淚
小溪和大海
果園里
螞蟻王子
時問的童話
生存的童話
夏夜的悲喜劇
燃燒的生命
生活故事篇
心意
機會
小獎杯
一百分的秘密
雪糕屋里的友情
學攝影之前
小妹妹巧擒大壞蛋
“皮球”變大的口子
快餐店里
在公園上班的日子
幻想小說篇
未來小戰士
小島最后一間學校
三條腿的銳銳
小強和四方形西瓜
“幸福”的故事
序言
兒童文學是用兒童的視角、趣味、心理,以及令兒童喜聞樂見、語言深入淺出的形式來表達的一種文學品種,蘊含巧妙的教化作用,對于兒童、青少年的心智成長極有裨益。因其永恒性和對領域的超越性,也完全適合成年人閱讀。
我很慶幸在創作成人作品的時候,也能在業余為小朋友們寫些童話、生活故事。僅是這一部分,三十年來,也已出版過三十余冊單行本,估計也有百余篇吧。每次重翻這些作品,都會牽動我的心弦和回憶,因為幾乎每一篇,都伴隨著我生命中的感慨、嘆息、感動、遺憾、懷念、希望和快樂。真要感謝我太太瑞芬的支持,感謝一雙兒女海維和海瑩的成長歷程,成為我創作的強大動力。
在兒童文學領域試筆幾十年,感觸頗深。它們使我心境年輕,防止了我心靈的未老先衰。童真是人性中隨著歲月的流逝最易散失的珍珠,創作兒童文學,就是撿拾這些珍珠的良方之一。當童心離我們遠去時,我們似乎也該封筆了。
在我的不同文體的創作中,我認為難度最大的就是兒童文學了。本書是從百余篇作品中挑選出來的,包括了童話、生活故事和幻想小說三種體裁。在挑選時,考慮到它們在簡潔抒情酊語言、較好的思想意義,以及社會意義方面都比較完美而統一,而且它們在表現形式方面,也都各有特色。
童話,狄抵篇幅都很精短,講求文字的抒情性,我力求每一篇都適合小朋友在舞臺上朗誦,甚至不需要多大改動,也可讓它成為親子共讀的“睡前故事”。以動植物、大自然現象、沒有生命的物件為主角,將一些人生哲理、抽象的教育理念隱藏在生動、具體的對白、形象感性的描述里。例如,較短的《螞蟻王子》說的是“奉獻族群,鍥而不舍”;最長的《燃燒的生命》寄寓了人生在世應“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價值觀。勤奮、勇敢、謙虛、誠實、耐心、樂觀等,都是我欣賞的品質,在這一輯里都有所體現,對于鑄造孩子的性格有所裨益。
生活故事,我強調的是較濃厚的生活氣息,追求的是故事有趣、情節豐富、人物生動,最好是真實體驗,否則也要懷一顆童心,用童眼去看待事物,將娛樂性和教育性渾然不覺地融合在一起,如《小妹妹巧擒大壞蛋》《“皮球”變大的日子》;而《小獎杯》貌似簡單,傳遞的卻是“要繼續努力,才會有更大成績”的教育;鄙視成人世界那種庸俗勢利的“利益交換”,我覺得孩子們的品質應從小就要進行培養,于是我寫成了許多大、小讀者都喜歡的《雪糕屋里的友情》。
至于幻想小說,用的是模擬的未來世界、“不可能發生”的假設前提做背景,希望我們珍惜現在(如《小島最后一間學校》),批判人性的惰性(如《三條腿的銳銳》),大膽開拓想象力,有夢想才有希望(如《小強和四方形西瓜》)。現在的影視十有七八摻入幻想元素,這一輯小說,可說是我受其影響的產物。
感謝出版社,為我出版了這么一本兒童文學精選集。
文摘
版權頁:
小狗祖祖很不滿意自己的長相和身材。它的身子像一條臘腸那么長,它跑動的時候,就好像有一條巨型的臘腸長了腳在馬路上前進。
“媽,我的身材那么丑,能不能改變一下呢?”有一天它不滿意地對母親說。
“祖祖,你爸媽也是長得跟你一個樣子,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的。”母親笑了起來。
祖祖不滿意這種回答,就偷偷地跑到魔術師家里求變形。魔術師具有法力,能夠將各種有生命的東西變形。祖祖付了錢,魔術師只用魔術棒一點,祖祖就變成一頭松獅狗。
祖祖在馬路上走,最初感到又威武又神氣,可是它發現并沒有引起其他狗的注目,它有點失望了。最慘的是天氣炎熱,而它的毛又多又密,熱得它滿頭大汗,它感到有些后悔了。
它又去求魔術師為它變形,這次它被變為一只獅子狗。它在路上走時,因為體形迷你可愛,被一位小姐抱回家。那一天,它差不多有半天時間被小姐抱在懷里,可它受不住小姐身上那種香水味,好不容易乘家中無人時逃了出來。
“原來做其他狗也有這些煩惱!”祖祖想,但它還不死心,再次向魔術師要求變形。
這一次它變成一只高頭大馬的狼狗,在馬路上對著行人和所有從身邊走過的狗兇狠狠地吠叫。它們見它發瘋的樣子,都趕快躲開它。
“原來做其他狗也并不是那么好的!”
祖祖又想:要不要再變成其他的狗呢?它感到很猶豫、很苦惱。它決定先變回原來的臘腸形,然后回家。
它把變形經歷告訴媽媽,媽媽笑著對它說:“世界上每一種動物都有不同的長相、體形、膚色,那是不好去改變的。我們不該去考慮變成一只體形怎么樣的狗,最重要的是我們該做一只品質怎么樣的狗啊!”
小啄木鳥丁丁漸漸長大了,他的母親覺得有必要教他一些啄蟲的本領了。
“丁丁,今天你別出去玩,就看我怎樣啄蟲吧!”母親帶著丁丁,飛到一棵病樹的樹枝上。母親開始工作,丁丁就在一旁看著母親怎樣啄蟲。
“丁丁,”母親一邊在樹上一啄一啄地啄蟲,一邊告訴孩子啄蟲的方法和意義,“你看,這棵樹被許多害蟲蛀蝕,不但不再長出新的枝葉,而且再也長不高了。我們啄蟲,不但可以解決我們的三餐,而且也為我們的朋友——樹大哥除了害!”
丁丁最初只是點點頭,可是當他看到母親一啄一豚的常辛苦,大半天才啄到三兩條蟲兒時,他已決定放棄學習這一門技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