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47頁
- 開本:32
- 出版社: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 ISBN:9787530139622
- 作者:曹文軒
編輯推薦
《曹文軒小說閱讀與鑒賞:一條更大的魚》選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經典作品,分為《草房子》、《青銅葵花》、《水薄荷》、《第十一根紅布條》、《十一月》、《一條更大的魚》、《雕刻男孩》、《白柵欄》、《灰娃》、《寂寞的小巷》,收錄幾十篇小說,包括長篇、中短篇。每篇作品后都有閱讀指導、寫作指導、人生格言幾個板塊。《曹文軒小說閱讀與鑒賞:一條更大的魚》收錄了曹文軒的《誰在尖叫》、《一條更大的魚》、《甜橙樹》、《紅葫蘆》、《古堡》等作品。這些作品雖然篇幅短小,但是文筆優雅自然,情節引人入勝,心理描寫細膩生動,充滿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1月生于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經典作品有《草房子》《青銅葵花》《紅瓦》等。作品被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曾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中國安徒生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中國作協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等獎項。
目錄
大河中央
誰在尖叫
藍花
祖父
一條更大的魚
甜橙樹
紅辣椒
弓
紅葫蘆
古堡
水下有座城
附錄
烏鴉
永遠的音樂
我的作品
童年的閱讀經驗
曹文軒出版年表
曹文軒得獎紀錄
序言
為什么要讀曹文軒 安武林 為什么要讀曹文軒?是一個滑稽而又膚淺的問題。但我們生活在一個嘈雜而又膚淺的世界里,我們很少去思考日常行為中簡單事件里所包含的意義和價值,所以我們對自己閱讀的某一本書或者說某一個作家這樣發問和審視是完全有必要的。卡爾維諾曾經寫過一篇很短的文章《為什么要讀經典》,它包含和回答了我們為什么要讀曹文軒的部分問題。因為曹文軒的作品都是經典和具有經典性質的作品,閱讀經典和經典閱讀會讓我們的心靈和精神變得豐富而又強大。
一個人從小開始閱讀的時候,應該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就如同蓋一座樓房而必須要打好地基一樣。否則,我們會花費一生的時間來糾正自己。我常常會想起童年時代閱讀的第一本書時的熱情和感動,這種印象始終揮之不去并讓人懊悔不已。因為,那并不是一本好書。在那些無書可讀和無人引導的年代,人是別無選擇的。假如能有所選擇的話,我一定會選一本好書來讀。曹文軒的書是經典和具有經典性質的書,所以我們要讀曹文軒。
曹文軒的書能給我們帶來什么?盡管我不喜歡功利性的閱讀,但我還是想說任何一部經典的作品都能給我們一些高尚的東西和一些功利性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和家長更喜歡讓孩子們選擇曹文軒。優美、優雅、高尚、悲憫、寬容、大度、正義、拼搏、勇氣、希望、苦難……曹文軒的作品所包含的關鍵詞以及這些關鍵詞中所包含的意義幾乎超過了任何一個作家。我相信我們在使用功利一詞的時候,是從現實性基礎之上出發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功利有什么不好的呢?曹文軒是一個喜歡閱讀經典的人,他閱讀和他寫作的方式很多時候都是交織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能讀出曹文軒很多真實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就像魔方會為我們拼出一個完整的曹文軒的形象。
一本書應該給人傳承很多東西,人生的、社會的、心理的、人格的、常識的、經驗的,如果它能告訴人的東西越多,那就說明這本書的價值就越大。曹文軒的書似乎都是這樣的,童年生活的經驗以及他對生活的感恩態度,對故鄉對親人的大愛,對文學技巧嫻熟的把握以及對小說美學上的深悟,還有那一份對人性深刻的關懷以及永遠給我們力量和勇氣的優美文字,讓我們在享受文學的同時,還可以獲得詩意的滋潤以及自然的滋養。
我相信曹文軒具有畫家的眼睛,具有詩人的激情,具有小說家的洞察力,還具有哲學家的思辨力,當一個人擁有如此眾多的贊譽的時候,他的小說不能不說是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
曹文軒的作品毫無疑問在這個時代和未來的時代都會留下重重的一筆,當我們的目光掠過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們的敬仰之情猶如我們觸摸那些歷史的圣跡一樣不能不真誠地為之揮灑,但我們的所獲得文學經驗和閱讀經驗會告訴我們:他的作品是值得一讀再讀并細細玩味的。
文摘
版權頁:
大河中央一條大河,一年四季都在嘩嘩流淌。河上有船卻沒有橋。
現在人們要在河上架一座橋,可是不知因為什么,在大河中央打下去第一根橋樁后,架橋的人卻都又撤走了。
并且從此就不架橋了。
這根橋樁便獨自一根孤零零地站立在大河中央。
它原以為會有一根又一根的橋樁出現在大河上,并且與它一起托起一座大橋呢,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也沒有見到再有人來打橋樁。
它只好再一天一天地等下去。
這天夜里,它做了一個很大的夢,夢見大河里打了一根又一根高高的橋樁,滿滿一河,數都數不清,一群孩子從這根橋樁蹦到另一根橋樁;流水歡樂地在橋樁問打著旋渦,孩子們在橋樁上,令人眼花繚亂地穿梭著,一片歡聲笑語。
它醒來了,大河還是那條大河,大河上還是只有它一根橋樁。
它終于知道了:從此,這大河上永遠也不會有另一根橋樁了。
天上的星星不止是一顆,星星的周圍都是星星。
空中的大雁不止是一只,長長的雁陣就像誰用筆在天幕上畫了長長的一筆。
大地上的白楊不止是一棵,一棵又一棵,一直延伸到了遙遠的天邊。
大河中央,卻只有一根橋樁。
這根橋樁原先是一棵大樹,這年春天,從它的身上居然長出兩三根細細的樹枝,樹枝上還長出幾片瘦弱的葉片。
它不僅感到孤單,還覺得自己無用:一根橋樁,一根木頭,能有什么用處!想到這一點,葉子羞愧地耷拉了下來。
飛來了一只鷺鷥,落在了它上面。
橋樁很高興,并感到了一絲安慰。
幾片樹葉搖擺著。
鷺鷥在它的身上磨著爪子、磨著嘴,它感到有點兒疼,但它滿心喜歡。
后來,鷺鷥翹起屁股,噴出一股白色的糞便,把橋樁弄得臟兮兮的。
橋樁想對鷺鷥說:“沒關系,下場大雨,我就干干凈凈了。”鷺鷥飛去了。
橋樁覺得在水面上飛翔的鷺鷥飛得很漂亮。
傍晚,一個捕魚老人駕著一只小船來到了橋樁身邊,將纜繩拴在了它身上。
知道老人今天要在這里過夜,橋樁滿心喜歡,樹葉不住地在風中搖擺著。
夜晚,捕魚老人坐在船頭,望著天空的星星,唱起歌來。
他的歌很悲涼。
橋樁默默地聽著,樹葉一動也不動。老人一直唱到月亮沉落到遠處的蘆葦叢中。
燈熄了,老人歇了。大河一片安靜。
橋樁在想: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夜晚啊!河坡上,來了一個放羊的孩子。
羊群在河坡上吃草,孩子就坐在河坡上。
他默默地托著下巴,一動也不動。
他依然坐在那里,但過了一會兒開始用泥塊或瓦片、石子砸橋樁。他一下子一下子地砸著,可是沒有一次能夠砸中橋樁。
橋樁很想將身子偏過去讓他一下子砸中它,可是它只能紋絲不動地立在那里。
從此,這個放羊的孩子天天來到這里。來了,就默默地坐著,不說話,也不唱歌。
有時,也有其他孩子從河坡經過,但不知為什么,沒有一個孩子理會他,就好像沒有他這個人一樣。
他坐下來后,就用泥塊或瓦片、石子砸橋樁。
一下子,一下子……哈,終于砸中啦!橋樁雖然感到有點兒疼痛,但它心里卻十分高必。
樹葉嘩嘩地響著,像是掌聲。
不久,放羊的孩子可以做到百發百中了。
橋樁被砸得傷痕累累,但橋樁喜歡,喜歡能天天見到這個放羊的孩子,喜歡他不住地用泥土或瓦片、石子砸它,猛勁地砸它。
秋后,天天暴雨,大地和河流籠罩在茫茫的雨煙里。
放羊的孩子沒有再出現在河坡上。
這天,洪水滾滾而來,一些村莊被沖毀了,浪花里翻滾著牛、羊,損壞了的屋頂,翻了的船……一個孩子在洪水中掙扎著,隨著洪水的翻滾,迅速地向這邊漂流過來。
他驚恐的眼睛里出現了那根橋樁。
過來了,過來了……是那個放羊的孩子!橋樁在心中不住地吶喊:“抓住我!抓住我!……”放羊的孩子在靠近橋樁的一剎那間,張開雙臂,一下子抱住了它,然后往上爬去……洪水越來越大,越來越猛,橋樁漸漸傾斜下來。
一個巨浪打來,橋樁被連根拔起,倒在了大水里,激起一大團水花。
孩子緊緊地抱著它,在浪花里穿梭著。
橋樁竟然不住地駛向岸邊。
一個浪頭過來,它將孩子送到了淺灘上。
隨即,一排大浪忽地將它又卷進洪流里。它在水面上旋轉了一圈,很快融入許多從上游沖來的木頭們中間,與它們一起,擠擠擦擦,相擁相伴,隨波而去。
孩子站在淺灘上,默默地注視著它漸漸遠去。但看著看著,卻再也分辨不出哪一根木頭是它了。
它與它們一起在波浪中沉沒,跳躍,忽隱忽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