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12頁
- 開本:16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807024156
- 作者:沈從文
編輯推薦
《名家精品閱讀:沈從文小說》在現當代文學名家中,沈從文是比較特殊的一例,他從一個只有小學畢業文化程度的青年,成長為一名大學教授和出色的作家,主要不是靠學校教育。而是經歷了一個自學成才的艱苦過程。探索沈從文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對讀者很有教益。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二十世紀最優秀的中國文學家之一。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頗豐,作品結集約有八十多部,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位。主要作品有:小說《邊城》、《長河》、《八駿圖》,散文集《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文論集《燭虛》、《云南看云集》等。他的作品充滿了對人性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給人教益和啟示。憑借獨特的創作風格,沈從文在中國文壇中被譽為“鄉土文學之父”。
目錄
批注式閱讀范例
我的小學教育
柏子
龍朱
會明
丈夫
虎雛
黔小景
靜
月下小景
一個農夫的故事
慷慨的王子
如蕤
三個女性
生
黃昏
黑夜
主婦
雪晴
巧秀和冬生
阿金
七個野人與最后一個迎春節
夫婦
序言
批注式閱讀是我國傳統的閱讀方式之一。有些讀者喜歡讀書時在文中空白處寫下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感受,留下閱讀時思考的痕跡,這樣的閱讀就是批注式閱讀。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風行批注式閱讀。俗稱“春秋三傳”的《左氏春秋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因對《春秋》的出色批注而出名,這三本批注式讀本的出現,為《春秋》的廣泛傳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漢魏時期,酈道元也因批注《水經》,而使他寫的《水經注》名譽天下。東晉時期史學家裴松之批注的《三國志》,在查閱大量史料的基礎上,以超過原文三倍的批注內容豐富了原書,使許多失載的史實得以保存。明清以來,小說盛行,批注之風日盛。如金圣嘆批注《水滸傳》,毛氏父子批注《三國演義》,張竹坡批注《金瓶梅》,脂硯齋批注《紅樓夢》。這些優秀的批注筆記隨同原著一起刊出,風行一時,成為其他讀者再次閱讀時的可責借鑒,也成為文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近現代以來,批注式閱讀仍然是偉人和有思想的文人讀書的重要方式之一。毛澤東就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毛澤東點評二十四史》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和獨到見解為世人所嘆服。魯迅先生也提出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國外的很多文學家和偉人也有批注式閱讀的習慣。如列寧的《哲學筆記》就是由他讀書時的批注和筆記匯編而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著作。
批注式閱讀不應該只是文學家、史學家、哲學家的專利,它完全可以被普通的讀者所掌握,成為一種值得提倡的閱讀方式。當前,在中學廣泛使用批注式閱讀方式培養學生讀書能力的,當首推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他們的具體做法是:全班同學同時閱讀同一本書,每個人都在書旁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書間筆痕”,在篇末寫下“篇后悟語”。然后在全班的讀書報告會上交流自己的感悟,寫得最好的感悟文字作為全班的閱讀心得在年級進行交流,再選出最好的感悟文字集結成書。東北師大附中在進行“語文教育民族化”的教改實驗中,把批注式閱讀的成果匯編成《啟迪靈性的語文學習方式孫立權“批注式閱讀”教例》,成為各校開展批注式閱讀的范例。
批注式閱讀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批注式閱讀培養了讀者的思維能力。與一般的讀書不同,批注式閱讀強調讀者對讀物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大師們寫下了自己的作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作為讀者的我們,也不能喪失自己的話語權,不能只是被動地閱讀別人的作品。批注式閱讀提倡讀書時發表個人的獨到見解,即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提倡讀書時“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觀察。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蕭伯納和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也都告誡過讀者,如果讀書時只能看到別人的思想藝術,不用自己的頭腦思索的話,實際上是把自己的腦子讓給別人做跑馬場。孔子日“學而不思則罔”,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不想把自己變成只會吸收別人思想的書櫥,或者讓自己的頭腦完全變成別人的跑馬場,那么,就學習一下批注式閱讀吧。
其次。批注式閱讀培養了讀者的寫作能力。因為批注式閱讀是一種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方法,它直接培養了讀者的寫作能力。尤其是每篇作品后面的“篇后悟語”,簡直就是一篇完整的評論文章。讀書時常常動筆把自己的點滴體會記錄下來,堅持這樣做,一定會在寫作能力的培養上有巨大的收獲。
再次,批注式閱讀促使讀者自覺擴大閱讀的廣度。在東北師大附中的批注式閱讀教改實驗中發現,同學們為了提高自己的批注水平,常常出現“以文解文”、“以詩解詩”的情況。即閱讀一篇文章或一首詩時,引用同類作品進行解讀,批注效果往往令人拍案稱奇。在批注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的“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一句時,就有兩名同學分別寫到:“頷聯與王籍《入若耶溪》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用聲響來反襯所在環境的靜雅清幽。”“這是‘居高聲播遠,因是藉秋風’,與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不同。”同學們為了寫出自己的獨到見解,查閱更多的同類作品,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批注水平,也擴大了知識面。
最后,批注式閱讀為讀者間的交流提供了平臺。一般認為,讀書只是個人的活動,與他人無關。但批注式閱讀不同,它可以把批注的成果提供給別人,成為大家交流思想和見解的平臺。像脂硯齋批注的《紅樓夢》、金圣嘆批注的《水滸傳》等,對后世讀者的啟迪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即使在中學生中進行的批注式閱讀,也在全班、全年級乃至更大的范圍內,提供了大家交流思想、發表不同見解的平臺,這種同齡人之間的讀書心得交流,是非常有益的。
我們出版的這套“名家精品閱讀”與同類讀物不同,它不僅向讀者提供了優秀的文學作品,同時在每一頁給讀者留下了寫批注式閱讀心得的空間,使讀者可以很方便地、隨時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如果幾十年后,拿出本書看一看,你會一涼喜地看到自己當年心靈成長的軌跡。
我們在每本書的前面精選了一篇作家的代表作進行批注式閱讀,給大家提供一個樣本。讀者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批注。相信讀者們一定會寫出比范文更優秀的讀書心得,讓閱讀成為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2011年9月于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文摘
版權頁:
奶媽到這時節真有些憤怒了,一把揪定他的酒擔,逼那賣酒商人交出勺子,非喝一口燒酒,決不放他脫身。賣酒商人仿佛忍著委屈,遞了一小盞燒酒到奶媽手中后,就站在一旁,假裝極不高興神氣,背過身去,不再望著奶媽。他就知道這一盞酒,對于一個婦人,能夠發生如何效果。一切情形,不出所料,頃刻之間,藥性一發,這女人便醉倒了。賣酒人便把小孩接抱在手,讓奶媽抱一酒甕,留在路上。這個國家從此也就不再見到這個賣酒人了。
這年輕人得到了自己同公主所生小孩后,想法逃到了鄰近國王處去。進見國王時,為人既儀表不俗,應對復慧辯有方,暢談各事,莫不中肯。國王心中十分歡喜,便想封他一個爵位,只不知道何種爵位比較相宜。那時正當國家文武考試,這年輕人不愿無功受祿,就用另一姓名,秘密投考,已得第一,又戴好面具,手執標槍,騎一白馬,去同一個極強梁的武士挑戰,結果又把這武士打倒。國王知道這人智慧勇力,皆為本國第一,其時正無太子,就想立他作為太子。
那國王說:“遠處地方來的年輕人,我雖不大明白你的底細,我信托你。你的文彩是一匹豹子,你的勇敢像一只獅子,真是天下少有的生物。我這時沒有兒子,這分產業同一群可靠的人民,全得交給一個最出色的英雄接手管業。如今很想把你當做兒子。你若答應,你想得一女人,這里五族共有七個美貌女子,盡你意思挑選。看誰中意,你就娶誰。”
那年輕人見國王待他十分誠實坦白,向他提議,不能不即刻答復,就稟告國王:
“國王好意,同日頭一樣公正光明,我不敢借口拒絕。做太子事,容易商量。關于女人,我心有所主,雖死不移。若國王對這事有意幫忙,請簡派一個使臣,過我本國國王處,為我向他最小公主求婚。若得允許,我愿意在此住下,為王當差;若不允許,我得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