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porn成人-久久综合久久伊人-色欧美在线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快鸭|www.yoyo521.com

飛向太空港 平裝

編輯推薦教育部新編初中語文教材指定閱讀。三屆魯迅文學獎、三屆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得主李鳴生經典作品。中國“航天文學”的開山之作!中國箭托舉外國星的揭秘之作!《飛向太空港》講述中國航天事業不為人知的秘密,書寫中華民族挺進太空的全紀錄。媒體推薦這些年,我一直在關注你。你的每一部新作,都讓我震撼,感動,叫好,激賞。在中國報告文學坐標上,你獨領風騷,自由翱翔在航天王國里,用文學穿越歷史,讓詩意敞開心扉。每

19.90原價¥29.00元
庫存 999
  • 頁數:324頁
  • 開本:32
  •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 ISBN:9787512658158
  • 作者:李鳴生

編輯推薦

教育部新編初中語文教材指定閱讀。
三屆魯迅文學獎、三屆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得主李鳴生經典作品。
中國“航天文學”的開山之作!
中國箭托舉外國星的揭秘之作!
《飛向太空港》講述中國航天事業不為人知的秘密,書寫中華民族挺進太空的全紀錄。

媒體推薦

這些年,我一直在關注你。你的每一部新作,都讓我震撼,感動,叫好,激賞。在中國報告文學坐標上,你獨領風騷,自由翱翔在航天王國里,用文學穿越歷史,讓詩意敞開心扉。每一部科技題材作品,都葆有認識高度、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難能可貴。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著名報告文學作家 劉亞洲
我作為老航天人,作為讀者,也是鳴生的朋友的身份來說幾句。一,一個偉大的事業要有偉大的精神。我覺得李鳴生“航天七部曲”是真正弘揚了中國的精神。二,這幾本書我認真讀了一下,我可以認真地說,寫得很真實,很感人。為什么感人?因為寫得很真實。
——“神舟5號”載人飛船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戚發軔
《飛向太空港》是對人類航天和中國航天悲壯歷程的豐富而深刻的社會歷史人生內容的一次頓悟,是將文學從一向表現人類自身的關系向同時表現人類與宇宙的關系邁進的一次文學遠征。
——評論家《小說選刊》主編 馮立三

作者簡介

李鳴生,當代著名作家,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著有“航天七部曲”等長篇紀實文學20余部,出版有《李鳴生文集》(16卷),另有中篇小說、電視劇、電視專題片多部。代表作有《飛向太空港》《走出地球村》《發射將軍》《震中在人心》。其歷時20年寫就的數百萬言的“航天七部曲”堪稱中國航天文學通史,在海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曾獲三屆魯迅文學獎、三屆國家“五個一工程”獎、三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全軍文學作品特等獎等20余項獎項。

目錄

序章 本文參考消息
第一章 通向宇宙的門前
一、西昌:同步衛星的故鄉
二、發射場:原始與現代同構的神話
三、酒吧:一個中國人與三個美國人的對話
第二章 歷史,從昨天的彎道走來
四、20世紀的中國與美國
五、舉起火箭的大旗
六、序幕在戴高樂機場拉開
七、天時·地利·人和
八、周游列國的中國專家們
九、軌道大轉移
十、面對世界的挑戰
十一、外交場上的風云
十二、布什:不愿得罪十億中國人
第三章 衛星,一次總統待遇的遠行
十三、起飛,波音
十四、護送升降平臺
十五、健力寶與《上甘嶺》
十六、美國“新娘”,入了中國“洞房”
第四章 火箭,另一個偉大的文明
十七、歐亞大陸怪圈
十八、起飛,在新的地平線上
十九、“長征三號”和它的伙伴
二十、苦戀:中國箭與美國星
第五章 我們都是地球人
二十一、同一世界,兩種活法
二十二、倫巴、探戈與辣椒、蒜苗
二十三、有車不坐要騎車
二十四、回歸自然
二十五、既是朋友,又是對手
二十六、“國際標準”與“家傳秘方”
二十七、英語:溝通世界的橋梁
二十八、從要走,到再來
二十九、西裝·領帶·先生和小姐
三十、打賭:一只烤鴨
三十一、“老外”采訪備忘錄
第六章 跨越國界的飛行
三十二、人與上帝的較量
三十三、發射日,一個留給明天的問號
三十四、緊急氣象會
三十五、加注!加注!
三十六、中國,敞開了漢唐的胸懷
三十七、推遲打開發射窗
三十八、壯懷激烈
三十九、升起了,二十五億人的衛星
四十、月光下的宴會
尾聲 走向新大陸
附錄
星空鄉愁與航天文學
壯哉!中國的航天花卷
——評長篇報告文學《飛向太空港》

序言

天空讓人想起使命
李鳴生

我要說的,是天空。
先做一個假想:假如有一天,天空突然坍塌,世界將會是一副什么模樣?假如有一天,天空突然消失,人類又會是怎樣的驚慌?
也許,人類真的有過天空坍塌的日子,不然怎么會有“女媧補天”的神話?也許,世界真的有過沒有天空的歲月,要不怎么會有“盤古開天地”的傳說?
沒有天空的日子,人類究竟熬過了多少世紀,而今恐怕已經沒人說得清了;但沒有天空的日子一定很悲慘,我想應該是可以肯定的。想想吧,莽莽蒼蒼,混混沌沌,江河泛濫,群山倒立,空間爆炸,時光倒流。沒有云彩,沒有太陽,沒有星星,沒有月亮,當然也沒有足夠的空氣。人類在黑暗中爬行,在冷風中哭泣,在洪水中掙扎,在地火中呼喊……昏暗中一切的一切,沒人看見,無人知曉,甚至連上帝也裝聾扮瞎。于是可憐的人類喲,從此落下了孤獨、郁悶、痛苦的病根。
好在后來有了天空。
有了天空,人,才從天地間站了起來,伸直了腰,抬起了頭,睜開了眼,邁開了步,從此得以頂天立地,結束了如動物般爬行的歷史。
于是,因了天空和天空下到處亂竄的人,孤獨的地球才開始變得有意思起來。

我第一次見到天空,是三歲。
那是一個后來才知道叫“漆黑”的夜晚。我想吃奶了,便獨自跑到路口,望著黑色的遠方苦苦盼望著母親的歸來。后來我睡著了,再后來又醒了,這才發現自己歪倒在地上,小屁股下竟長出一朵朵野花和一棵棵小草。就在這時,我睜開眼睛,看到了一個從未看到的世界:迷迷茫茫的夜空,像個好大好大的鍋蓋;一顆顆掛在上面的星星,就像母親的奶頭。
這是大自然賜予我的第一個想象,也是我對星空刻骨銘心的初戀。從此,我與星空便有了不解之緣。所謂“情結”這東西,便在我的心底根深蒂固地埋藏了下來。
我的童年,便是在天空的引誘下度過的。那時的我,最喜歡看的便是天空;而我能夠和可以看到的,亦只有天空。因為天空慷慨大方,天空大公無私,天空看者不拒。富人可以看,窮人也可以看;大人可以看,小孩也可以看。天空不講特權,不開后門,白天夜晚,人人平等。而最關鍵、最劃算的是,看天空既不要門票,也不查證件,還不掏一分錢。這對我這個身無分文而又調皮搗蛋的孩子來說,自然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兒時的天空在我的眼里像本童話,一有空閑我就會抓緊閱讀。雖說這本“童話”于我只是一種興趣、一種依戀,但感覺還是有的。比如,早上的天空我讀到的是清新,中午的天空我讀到的是溫暖,晚上的天空我讀到的則是夢幻。至于天空那些變幻莫測的傳奇、稀奇古怪的故事,我就怎么也讀不出來了。
許是上帝的意思,我剛剛告別少年,便穿上軍裝,神使鬼差地闖進了而今聞名天下的中國衛星城——西昌衛星發射基地!
天空,離我似乎一下近了。
但,那時的西昌發射場還是一片原始的荒涼。我年輕的生命在那原始的荒涼中熬過了十五個春夏秋冬。在那十五個孤獨苦悶、苦不堪言的春夏秋冬里,有足夠的理由讓我堅持活下去的,便是天空。
記不清了,不知有多少個失眠的夜晚,我或坐在樹下,或靠在巖壁,或躺在草叢,或站在發射場——通向宇宙的門前,望著星空,久久犯傻:悠悠時空,人類從何而來?茫茫宇宙,人類又將何往?這天,這地,還有這人,究竟他媽的是怎么回事???
后來,隨著日子的流逝,火箭的升騰,天空在我眼里不再是一本童話,而像一冊厚重的歷史,一本自然的原著,一部神秘的天書。漸漸地,我開始讀出點內容來了。
我曾無數次注視高山、草原、森林、大海,然而諸如此類的任何一次注視,都遠不如仰望天空來得痛快,來得復雜。在我的感覺中,天空如同一個迷宮,鎖藏著不可傳說的故事;天空像一座大墳,埋葬著永不外露的神秘。天空讓我感到無比親切,又不可把握。她既復雜,又簡單,簡單得就像一個大○。而大○就是大無,大無就是大有?!@是怎樣一種大哲學和大境界喲!
于是,每當我佇立于星空之下,仿佛不是在看天,而是在與上帝對話,在和外星人約會,在對宇宙審美。天空宏闊遼遠,天空意象沉雄,天空深情而偉大,天空高貴而富有。望著天空,我仿佛能觸摸到生命的寬廣、人生的悠長;能感受到時空的流逝、萬物的生長;還能聽到大自然的簫聲從遠古的岸邊徐徐蕩來,久久在耳邊回響。天空既讓我體悟到一種男人的博大精深,又讓我享受到一種女人的萬種風情。只要一望著她,我就感到好像自由沒有限制,美麗沒有邊緣,人生沒有死亡。于是渾身戰栗,血液奔流,恨不得一頭栽進她的懷里,甚至連靈魂亦忍不住要為她下跪。
不信你瞧,天空就那么大大方方地掛在那兒,任你觀望,任你玩味,任你探究,任你欣賞。面對天空,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喊,可以叫。總之,無論你怎樣,天空都會寬容地接納你的一切——哪怕是粗暴的愛乃至敵對的仇視,她都不會有一點脾氣。只要你用心去看,相信總有一天你會忍不住說,天空長得真有風度,天空大得真有內容。
感謝上帝的饋贈,十五年的發射場生活,使我比一般人更有條件看到天空,也更有機會隨著火箭衛星的一次次升騰,對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以及頑強地活在這個星球上的同類進行立體地思索,從而改變了我跪著看待人生的姿勢,獲得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審視世界的角度。
……

人類飛天的夢想,_定是注視天空的結果。
因為人區別于豬的地方在于,總會不時地抬起頭來仰望天空。
然而,地球每天自轉一圈,對人類來說相當于每天行程八萬里;同時地球又以每秒約三十公里的速度繞著太陽旋轉,對人類來說又相當于每天行程二百六十萬公里;而太陽系每天又以每秒二百五十公里的速度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那么想想看,載著人類的地球如此匆匆不停地旋轉下去,有誰知道,這個既沒出生證明又無固定住址的“宇宙流浪兒”,有一天會把人類拋到哪個角落?
幸好我們的頭頂還有天空。天空中還有別的星球。
而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敢向陌生、敢向無知、敢向神秘、敢向任何不可能進發的領域進發;就在于敢用智慧和力量去尋找、創造一個新的家園;而尋找、創造一個什么樣的家園,當初上帝把地球交給人類時,沒有文件。
1957年,蘇聯的也是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拉開了人類尋找新家園的序幕,讓人類看到了明天希望的太陽。而人造衛星上天這一偉大壯舉恰好證實了愛因斯坦那句名言:“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就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人造衛星上天這一偉大壯舉向人類展現的,已不再是一個事實的世界,而是一個無限可能的世界。
因此,從區域文明到地球文明,從地球文明到星際文明,從星際文明再到地球文明,應該是一個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航天時代帶來的宇宙意識,導致了人類認識的飛躍,從而把人類的思想與情感引升到一個遼遠而廣闊的大境界。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完全有可能在太空開拓自己的殖民地;甚至當地球文明與宇宙文明最終達到溝通與融合后,人類的腳步會蕩遍整個宇宙!
到那時,我想人與自然已復歸本體,宇宙文明的時代已經降臨,航天飛機不過是人們手上的小玩具。人類已從自我設計制造的枷鎖中掙脫出來,將那些寫進現代哲學本本里的“孤獨”“憂郁”“痛苦”“無聊”等,統統一掃而盡。也許,宇宙公民們還會從各自的星球走來,手牽著手,肩并著肩,歡聚一堂,嬉笑打鬧,談天說地。而地球人回憶的話題一定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如何艱難、痛苦地掙扎在地球上。
可見,開拓天疆,走向宇宙,是人類再聰明不過的選擇。這不僅是為今天活著的人們找到了一條希望之路,亦為后輩兒孫們留下了能繼續生存的機會。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通向宇宙的路上,航天人的每個腳印,遠比總統偉大!
1992年夏于北京平安里

文摘

第一章 通向宇宙的門前
一、西昌:同步衛星的故鄉
一踏上西昌的土地,便有一種熱乎乎的感覺。
衛星、衛星、衛星。車站上,公路邊,飯館里,小攤旁,人們都神神秘秘地談論著衛星、衛星、衛星。
一對青年夫婦,領著一個大約五歲的小女孩,急匆匆地朝我走來。
“同志.請問去衛星發射基地咋走?”
“問這干什么?”
“聽說要發射美國的衛星,孩子和我們都想來看看?!?br/>“你們從哪兒來?”
“遵義?!?br/>“是國防工廠的嗎?”
“不是,我們是個……個體戶?!?br/>“叔叔,”小女孩突然拉住了我的手,“發射衛星,能讓小孩看嗎?”
“能,肯定能。”我忙蹲下去,雙手捧起小女孩的臉,在她的額頭輕輕留下一吻。
西昌,我的第二故鄉。
十六年前,當命運的列車輕輕一顛,便將我拋在了這塊荒涼的土地上時,我的心遠比嚴冬的大涼山還要涼。我仿佛一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愛情,甚至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一個人應該得到的一切。我做夢也不會想到,在這片被上帝遺棄的土地上,日后還會升起什么“亞洲一號”衛星。
然而今天,當我踏上這片親切而又陌生的土地時,一下子便深切地感到,有一股無形的沖動和熱能,有一種大樹的根須抓住了泥土樣的戀情,在反復折磨著我的心。眼前沸沸騰騰的情景,似乎在向蒼天昭示著什么。我不知道也無法知道,這次發射是幸運還是倒霉,是成功還是失敗。但我卻分明看見,過去的一切正在逝去。在原始與現代、文明與愚昧、東方與西方美好而殘酷的碰撞中,一個紅撲撲的如同朝陽般的希望正在悄然躍起。我仿佛不是回來采訪,而是回來尋找——尋找我的青春曾經留下的腳印,尋找我的日子曾經苦戀過的夢想,尋找我的熱情曾經燃燒過的希冀,尋找我的生命曾經擁有過的月亮和太陽!
西昌位于四川的南部,地處成昆鐵路中段,扼成都昆明兩大旅游區之要沖。北上成都五百七十七公里,南下昆明五百四十三公里。從成都搭乘去昆明或金江的列車,十二小時便可到達;若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的飛機,只需四十五分鐘。
西昌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為全州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這里具有亞熱帶高原氣候特征,全年日照時間長達三百二十天。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九點四攝氏度;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二十二點五攝氏度;而年平均氣溫,則只有十七攝氏度。故“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季春”,享有“小春城”之美稱。而且這兒空氣透明度特別好,一年四季,絕大部分時間都可見到月亮。尤其是在晴朗的夏夜,當靜靜地置身于星空之下時,便會看到一輪比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更為碩大明亮、圓潤清澈的月亮。故西昌又被稱為美麗的“月亮城”。
西昌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除漢族外,這兒還有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壯族、傣族、傈僳族、布依族、納西族等十余個民族。彝族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待人熱忱,十分好客。假如你有機會走進彝冢山寨,主人定會十分高興地留你做客,并為你奉上頗具彝家風味的”壇壇酒”和“坨坨肉”。
“壇壇酒”是用玉米、高粱和蕎麥等雜糧為原料,再配以十余種草藥裝進瓦罐里釀制而成。這種酒喝起來香甜爽口,卻并不醉人?!佰幺缛狻币话闶怯靡环N叫“仔豬”的肉烹制而成。由于這種豬長年敞放于山坡野林之中,活動自由,覓食豐富,能長就一身緊肉,故吃起來細嫩糯軟,香而不膩。待你吃飽道別時,主人還會將一條豬腿或半個豬臉送你。帶走,以示對客人的尊重。
兩年前,我曾陪同北京一位老作家鉆進深山老林,在一個彝家山寨的草地上美美地吃了一頓“坨坨肉”,喝了一罐“壇壇酒”。盡管“坨坨。肉”和“壇壇酒”把我的肚子早已撐了個飽,離去時我卻依然戀戀不舍。我聽說,這次有幾位參加發射“亞洲一號”衛星的美國人剛到不幾天.就吵嚷著要去彝家吃“坨坨肉”,喝“壇壇酒”。
彝族的重大節日是火把節。西昌的彝族火把節被稱為“彝鄉眼睛的節日”.遠在漢、唐時代便有文獻記載。火把節除了在白天舉行斗牛、斗羊、斗雞、賽馬和姑娘舞蹈、小伙摔跤等活動外,晚上村民們還要成群結隊,手持火把,遍游于山岡叢林之間。點點燈火,閃爍四野,如天女散花,似繁星落地,其景象奇特而又壯觀。更有意思的是,節日期間還要舉行傳統的姑娘選美活動。男女雙雙,可以隨便談情說愛。倘若你是一位未婚而又有艷福的男子,躲在傘下的彝家姑娘,也許還會為你張開愛的風帆。
西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石器時代,這片土地上便開始了人類的繁衍生息。據載,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人物都曾涉足此地,譬如:司馬遷“西征巴蜀”,諸葛亮“五月渡瀘”,忽必烈南征會理,楊升庵“夜宿瀘山”,石達開兵敗大渡河,蔣介石坐鎮“西康”,等等。
西昌是西方學者和旅行家探險的樂園。1275年,意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來到西昌,成為到西昌的第一個外國人。此后,從1868年至1909年四十一年問.法國旅行家安鄴、英國旅行家巴伯、法國親王奧爾良、法國人凡爾賽、法國殖民軍一等軍醫呂真、英國人布洛克,以及法國人多龍率領的考察團,也都先后來過西昌。 西昌是五十五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途經之地。膾炙人口的劉伯承將軍和彝族首領小葉丹“彝海結盟”的故事,便發生于此。
當然,讓西昌一舉成名的,還是1984年4月8日那個輝煌的夜晚。這個夜晚,中國第一顆同步通信衛星在西昌成功發射.于是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國有個西昌,西昌有個衛星發射場。
西昌衛星發射場位于西昌市以北約六十公里處的一條大山溝里。美國人把這條山溝稱為“神秘的峽谷”,而當地彝族老人則說:“什么神秘不神秘,這山溝就是我們過去放羊的地方!”故此,當地人稱“趕羊溝”。
這是一條無知的大山溝。寬二三公里,長約十公里?;蛟S是在億萬年前的某一時刻,當兩個漂移的大陸板塊在這里猛然相撞時,海底就裂開了一道縫;等洪水消失、泥塊長大后,便留下了這么一個大山溝。
這是一片蠻荒的土地?;臎龅拇笊?,空寂的野林,潮濕的云霧,發霉的礓土,歷史在這里留下的是一片空白。千百年來,它如同一個昏昏沉睡的夢,連上帝似乎也忘了將它喚醒。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一支身穿綠色軍裝的神秘隊伍,才從茫茫大戈壁浩浩蕩蕩而又小心翼翼地來到了這里。他們頭頂云天,腳踏青山,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這默默無聲的大山溝里,用一雙長滿老繭的大手支起了第一頂綠色的帳篷,點燃了第一團現代科技文明的圣火!于是,古老蠻荒的山谷震顫了,野草叢中的小生物驚呆了,原本無欲無望、平平靜靜的山民們的日子也開始發生了莫名其妙的變化,漸漸有了生氣與活力、企盼與夢想,同時也有了哭泣與悲傷、驚恐與焦慮。
發射場定點于20世紀60年代末,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初。當年,為了選定一個理想中的發射場,國防科委組織了數十名專家,對四個省的三十一個縣進行了空中和地面的立體勘測。最后經過分析、比較、論證,認為這兒地處橫斷山脈南段的西緣,緯度較低,離赤道較近,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發射衛星時,可利用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衛星送入三萬六千公里高的赤道上空。此外,火箭從這兒發射起飛后,按設計的航向飛行,整個航程可以避開大中城市,不會危及沿途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加上這里氣候宜人,空氣潔凈,為火箭、衛星的測試工作,提供了非常理想的溫度、濕度和空氣潔凈度,所以是發射地球同步衛星的好地方。
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