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196頁
- 開本:32
-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ISBN:9787550026575
- 作者:芥川龍之介
編輯推薦
故事之所以可以流傳百年,往往因為它了時間。芥川龍之介就像你身邊那位高冷的同學、孤傲的同事,看似不合群,卻唯有他很懂人心。每個短篇,讀完很多不過十幾分鐘,卻如走馬燈一樣,呈現了從大人物到小市民的良心、感覺、神經、趣味……芥川的小說沒有難懂的情結和架構,也不渲染社會環境,而是專注展現人物細膩的心理變化,謀篇布局,極盡巧思。人生中每一個隱秘不足外道的心思,或蠢蠢欲動,或幻滅懷疑,一百多年前的芥川龍之介,早就看破。
《羅生門(精)》收錄了《羅生門》《地獄變》等廣為人知的經典名篇。
作者簡介
作者:(日)芥川龍之介 譯者:趙崢
芥川龍之介,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
在日本近代文壇,芥川龍之介與夏目漱石、森鷗外兩位文豪鼎足而立,為日本近代文學的三大家。以其名字命名的“芥川獎”成為日本文壇的重要獎項之一。
短暫十余年的創作生涯,寫下140余篇小說。小說篇幅極短,取材新穎,情節新奇甚至詭異。作品關注社會的丑惡現象,卻很少直接評論,僅以冷峻的文字和簡潔有力的語言來陳述,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同時也成為當時社會的縮影。
目錄
羅生門
地獄變
老年的素盞鳴尊
秋山圖
莽叢中
報恩記
阿富的貞操
六宮公主
戲作三昧
山鷸
序言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時代的短篇小說巨擘,是新思潮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創作上既有浪漫主義特點,又有現實主義傾向。 他的眾多短篇小說,從題材到形式,都獨具匠心,不落窠臼,這是由于他在創作過程中苦心孤詣不斷進行藝術探索的結果。
芥川龍之介曾師從夏目漱石,一生共創作了一百四十八篇短篇小說,這些作品在日本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巨大的影響。他曾被稱為日本的“茂才”,是日本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尤以《羅生門》最為著名。
《羅生門》的寫作背景是芥川龍之介的失戀。 當時芥川愛上了吉田彌生,但遭到了養父母和最疼愛他的伯母的反對,致使他的戀愛無疾而終。吉田彌生最后嫁給了別人,芥川為此很苦惱。一方面他感到家人在所謂好意掩蓋下的自私,另一方面他在這個過程中也意識到自己的自私。在這種悲觀厭世的情緒之下,芥川把眼光投向了古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創作了取材于日本古典故事的《羅生門》。
作品講述了藤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奴正在等侯著雨停,當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于生死未決時,偶遇以拔死人頭發為生的一老嫗。走投無路的家奴邪惡大發,決心棄苦從惡,剝下老嫗的衣服逃離了羅生門。該作情節簡單,人物稀少,短短的篇幅,小小的場面,時間、地點、人物、結局全都展現在讀者的面前。作品雖是以舊題材創作的歷史小說,卻被賦予了一定的寓意,描寫了社會最底層頑強掙扎著繼續生存的民眾,而并非單純意義上的歷史小說。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芥川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棱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丑態直接暴露于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 這種處理,無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芥川龍之介擅長短篇創作,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描繪廣闊的社會生活,大起大落的時代變遷,但是芥川的獨到之處在于他從細處著手,或取材于現實,或從日本、中國的歷史傳說故事中獲取靈感,不拘泥于時代,描繪武士、貴族、僧侶、匠人、盜賊、平民等備色人等的離奇故事,縱觀他的全部短篇,也是一種對人間百態的展現。
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創作,語言清新幽默,涵義雋永,讓人能夠在輕松中完成對生命的思考。此外,他還對小說的題材和形式十分注意,這使他的作品也顯示出高度技巧化的創作風格。
芥川龍之介的作品一直深受全世界備國人民喜愛,在此,我們特地選譯他的部分作品以饗讀者。 由于水平限制,不當之處,還望讀者一一指正。
2018年2月
文摘
黃昏時分,羅生門下有一個武士在避雨。
羅生門高大寬敞,他獨自站在那里,此外別無他人,只有一只蟋蟀,在紅漆斑斑點點的大圓柱上趴著。羅生門恰好位于朱雀大街,男女老少,熙熙攘攘,女的戴著笠,男的大都戴頂黑軟帽,來這底下避雨,但是今天,卻只有武士一個人。
為什么會這樣呢,這幾年來,災難接二連三地降臨到這個城市,什么地震、臺風、大火、饑荒等等,躲都躲不過,把這個昔日熱鬧繁榮的京城摧殘得格外的凄涼、冷清。遺留下來的那時的古書真實地描述了當時殘敗的景象,佛像、上供的用品都被摔打得粉碎,涂有紅漆和飛金的木材被成堆地放在路邊,當作木柴出售。整個城市都已是如此,對于修整破舊的羅生門這樣的小事,就更無人問津了。在這種動亂、衰敗的時候,狐貍和盜賊便有機可乘,把這里變成了他們的根據地。甚至到了后來,無人認領的尸體也被扔到門里,慢慢地這也成了一種習慣,每當落日的余暉斜照在羅生門上時,便有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還有誰這么膽大敢到這里來。
只有無數不知從什么地方飛來的烏鴉在這兒盤旋。 白天。它們在高大的門樓上空盤旋嘶鳴,尤其是到了傍晚,殘陽如血,這一群烏鴉密密麻麻地,黑漆漆地好像黑芝麻撒在天空一樣,顯得格外清晰。吸引它們到這里來的,是那些死尸,因為這是它們豐盛的食品。但是今天,卻一只也沒看見,可能是時間太晚了吧,只有斑斑點點的白色鳥糞,還留在那破舊的裂開的磚搭成的臺階上,就在磚縫里,長滿了長長的野草。這個武士,坐在臺階的最高一層,身穿洗得有些發白的藍色的夾層上衣,一只手捂著右臉上的一個大腫皰,兩只眼迷茫地望向雨中,等雨停下來。
這位武士看起來像是在專心避雨,但是等雨停了以后,該上哪去,他可是拿不定主意。按道理說他應該回到雇主家去,但是,早在四五天前,他就已被解雇了。前面已經說過,當時的京城市面正是一種寂寞冷落、毫無生氣的景象,這位武士在雇用他多年的老雇主手中被解雇了,也不過是這蕭條時節的一個小插曲。因此,正確地描述武士的躲雨應該是:“被雨淋濕的武士,正處于走投無路的地步。”再加上這陰雨的天氣,就使得這位平安朝①的武士的心情更加郁悶。雨從申末開始下起,到酉時還沒停。武士一心不在焉的樣子,茫然若失地聽著朱雀大街上的雨點聲,心里不停地盤算,明天該千什么,以后的日子該怎么過——也就是從如亂麻般的頭腦中找到一條出路。
雨點環繞著羅生門遠遠地斜刺過來,天色漸漸暗下來,武士抬起頭,陰暗的天空中一團黑壓壓的烏云,此刻恰好蹲在門樓頂上斜出的飛檐上。
要從困境中找到一條生路,只有不惜使用任何方式了。如果要對自己謀得生存的方式很在乎的話,便會因饑餓而暴尸街頭,再被人胡亂地扔在這座門上,和一只死狗沒多大區別。最終,武士來到這里,思前想后,再三衡量著如果不在乎什么方式的話,便只好如此了。仔細思量的結果,便是這個“如果”也僅僅只是“如果”。這個武士對他即將從事的”殺人越貨的行當”并沒有十足的信心,因為他既然已經決定對什么都不管不顧,可又偏偏自己加上“如果”二字。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