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46頁
- 開本:32
-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ISBN:9787550025622
- 作者:小仲馬
編輯推薦
小仲馬著的《茶花女(全譯本)(精)》通過阿爾芒和瑪格麗特的故事,描寫了一曲世俗難容的愛情傷歌,從巴黎傳至世界的每個角落,那朵純白無暇的茶花永遠地鐫刻在阿爾芒心中,凄美的愛情感動著世世代代的讀者,也使讀者看到了浪漫主義的背后是現實的冷酷無情。小仲馬創作的《茶花女(精)》英文描寫細膩,語言流暢,值得閱讀與賞析,并配有注釋導讀,解釋難詞難句,介紹文化背景,是幫助讀者閱讀名著、英語知識的首選圖書。
作者簡介
作者:(法)小仲馬 譯者:李雨
小仲馬(1824—1895),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茶花女》是其代表作,后被改編為話劇。話劇一上演,立即轟動了整個巴黎。除《茶花女》外,小仲馬還創作了10余部小說和20多部劇本。其中比較成功的小說有《珍珠夫人》《克勒蒙梭事件》,劇本有《私生子》《金錢問題》等。
目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序言
小仲馬(1824—1895),法國著名作家,是法國作家大仲馬與縫衣女工卡特琳娜相愛后同居所生的兒子。幼年時期。由于未獲大仲馬承認,一直被視為私生子,直至青年時期,才被父親通過法律形式認領,但這種可怕的幼年經歷一直深深影響著他。
他很早便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不到二十歲已有小說和詩歌發表,不過均未引起人們關注。直至他二十四歲時,發表了這部膾炙人口的小說《茶花女》,才真正令他在法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也是一個劇作家,一生寫過二十多個劇本,并于一八五二年將《茶花女》改編成話劇。
《茶花女>>的故事在我國廣為人知。它講述的是貴族青年阿爾芒和為生活所迫淪為交際花的瑪格麗特之間的愛情悲劇。涉世未深的阿爾芒在巴黎偶然結識了瑪格麗特,他們倆人彼此相愛,產生了非常真摯的愛情。但阿爾芒的父親出于世俗成見,千方百計、軟硬兼施地迫使瑪格麗特忍痛離開阿爾芒,阿爾芒不知事情的真相,一怒之下對瑪格麗特進行多次羞辱,并離開巴黎,遠走他鄉,以撫平心中創痛。而可憐的瑪格麗特精神與病體備受折磨,終于病情惡化,在痛苦中含恨而死。
文摘
我對于古玩珍品向來有著不滅的興致。自然不愿這大好機會白白從指縫溜過,哪怕我不去買回什么,最起碼還是該去看看的。
所以,三月十三日,我來到了昂坦路九號。
雖然時間還相當早,已有一些參觀者登門“拜訪”,其中還有女士。她們身著華麗的絲絨禮服,肩披開司米披肩,乘著那氣勢非凡的豪華雙座四輪馬車——盡管如此,當那輝煌壯麗的景致映入眼簾時,她們同樣難以抑制那份詫異,更多的或許是嘆賞。
時過不久,我便明了這些女士們嘆賞的緣由了,我反復觀看、琢磨,立即辨出這場所是適于交際花居住的,沒準兒正是由她的情人供養的女人的住所。來此參觀的人當中,有一部分女士來自上層社會。然而上流社會的女人——正在此處——想看看的也正是這種交際花的住所了。她們的著裝打扮,經常令這些出身名流的女人自慚形穢;她們在歌劇院、意大利劇院占有包廂,而且就在這些人的包廂的旁邊——與她們毫無兩樣。她們在巴黎待著,毫無顧忌地向世人展露她們的美妙姿容,她們的首飾珍寶,外加她們的風流韻事。
我當下就真切地踏在這種女人的住所的地板上,遺憾的是,她早巳形魂皆散了。也正基于此。哪怕是最守婦道的女人也可以不再猶豫地直入她的臥房。死亡使得這里曾有的污濁空氣消散了;更何況,如果還要進一步的解釋,她們仍有借口——她們根本不知道居住于此的是何種人,她們僅僅為著“拍賣”兩字而趕來。整樁事情就是如此明了:她們見到了那廣告,知道這兒有拍賣活動,對于廣告上羅列的允許參觀的物品“心向往之”,想事先挑揀一番,就這么簡單。而且——一定會有人致力于講述此類女子的諸種所謂不可思議的逸事,她們來此,也可以趁機處在貴重物品之外、悉心追尋這些女子的風流生活的蛛絲馬跡。
然而,所有未可測知的東西都隨著她的消亡而消逝了。誠然,貴婦人們心懷真誠,也僅僅是在對于這些被拍賣的物品的詫異之中,她們再也沒有可能看到——那女神生前出賣了什么。
我們還得強調一點,總還有那么一些物品有購買價值。那是具有豪華陳設的房子,其中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從布爾①雕刻的家具到玫瑰木②制成的家具,從產于塞弗爾③的花瓶到中國出產的花瓶,從薩克森④的微型塑像以至于綢緞、天鵝絨以及花邊飾物等等。
那些旱就來到的名門小姐信步亂逛,我便跟著她們隨處走去。她們邁進一間屋子——那兒有著波斯產的帷幕,就在我也要走入的時候,她們卻邊笑著邊退轉回來,似乎后悔先前的舉措并因之而羞愧難當,這恰恰更加刺激了我的好奇心。這是一間化妝室,各類精巧的化妝物品充斥其中,從這滿滿的用具中我們也可窺見她活著時的奢靡生活。
一張大約三尺寬、六尺長的大桌子貼墻擺放,那上面有著奧科克、奧迪奧制作的品類各異的珍寶,它們閃爍著亮麗的光芒,令人嘆而忘返。對于這些物品的原主來說,它們可是梳妝打扮所不可缺少的,而且這些均是由黃金或是白銀制成的。很顯然,它們不可能是由一個人一次購置齊整的,只可能是隨著時曰的發展而漸漸完備的。
真奇怪,進入一位妓女的梳妝室,我卻沒有什么異樣的——準確點講是惡心的感覺,無論何物,我總能有高昂的興致來細細把玩一番。我還發現,每一件有著精湛技藝的物品上均有著各種各樣的人名的開頭字母以及各類的紋章標志。
我凝視著每一件此類物品,目光觸及之時總禁不住想到那可憐的人所做的種種肉體交易。我還想,仁慈的主啊,總算沒有嚴酷地懲治她,給了她一個安寧的終點,讓她在歲之將暮之前,帶著那尚未逝去的青春死在豪奢的生活當中。對于妓女而言,衰老無異于她的第一次死亡。
世事原本如此,最悲慘的事情莫過于一個放浪生活的晚年——尤其是女子的放浪生活的晚年了。那種生活沒有任何尊嚴可談,更不會勾起他人哪怕是絲毫的側隱之心。懷著一種“何必當初”的心情的離去是人們所耳濡目染的相當有悲劇色彩的事。當然。她們并非后悔淪落為風塵女子,無非是悔恨不會計劃、窮奢極欲。
我曾與一位一度風情萬種的女子結交,逝去的時光饋贈給她的只有一個女孩兒,用當時人們的話來說,那女孩兒就是她母親年輕時的模樣。可是,這女子似乎從未對她的女兒講這樣的話:“你——是我的孩子呵。”相反,她只收取她的回報,要求她頤養天年——因為是她將她帶到了這個世界上,讓她成長起來。這位可憐的孩子是略易絲,她別無選擇,只有唯母命是從,既無情欲又無激情地委身于人——那樣子,就好比有人計劃讓她從事一項職業,她便如此做了一樣,僅僅如此而已。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