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47頁
- 開本:16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ISBN:9787545521658
- 作者:葛翠琳
編輯推薦
葛翠琳的《野葡萄》是一本童話集。作為書名的作品,屢屢收入各類童話選集,是葛翠琳的成名作。
葛翠琳著眼于經幾千年歷練的民族文化積淀,挖掘它的豐厚內涵,揭示它的深邃意蘊。她以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擔當,穿梭于從前與當下、幻想與現實,以童話幻想的絢麗色彩,使一個個童話故事顯得雋永蘊藉、曲折動人,更以清新語言的描述,使一個個童話形象逼真傳神。
媒體推薦
好的閱讀就如一縷陽光。當我們打開這套書,就會發現和陽光撞了個滿懷,你會發現它表達了我們對過往生活的梳理和懷戀。《愛閱讀》從內容到形式,從文字到語言,都煥發著純粹的理想的光輝,將成為你受益一生的人生財富。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參事張抗抗
在輕松的閱讀中,使讀者擴展知識,感受生活,思考人生價值,領會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正是這套名著所要給予讀者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張炯
閱讀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讓其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是無可替代的。每一本好書,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航燈塔。這些名篇佳作,以自己優美的文字滋養著孩子的童年時光,陪著孩子的成長之路,照亮著孩子的未來。
——原作家出版社副社長編審柳蔭
王國維說人生三大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熱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用來說閱讀的三境界也是恰如其分的。閱讀的至高境界便是讀懂人生。
——現代文學館研究員于潤琦
若說閱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那邊是每當伏案寫作時,那些涌入腦海的詞章順著手中之筆傾瀉而下的時候,我體會到:那些從古至今的大家們對我們這一輩的影響也許已經深入骨髓了。那么,我也希望這套書能給青少年這樣的影響。
——中國散文協會副會長高級編輯韓小慧
閱讀使人變得楊光,閱讀能讓生活變得美好,既然閱讀有那么多好處,為什么不看《愛閱讀》呢?
——現代教育報資深編輯法治與校園雜志執行主編解淑平
《愛閱讀》選好書,中外名著,佳作精選。童話,故事,名人傳記,適合青少年閱讀。《愛閱讀》值得天天讀。
——教育部國培專家人大附中特級教師靳忠良
閱讀是一把通靈的鑰匙,睹之使人頓生光彩,賞之使人開智增慧,詠之使人一生幸福。《愛閱讀》無疑就是這樣一把領導我們打開幸福之門的金鑰匙。
——教育部國培專家全國十佳班主任鄭立平
作者簡介
葛翠琳,燕京大學社會系畢業。1949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作品集20卷。文學界稱贊她的作品“是在一種藝術化了的大文化背景下凸現出來的、具有現代意味的童話式民族史詩。”她是新中國兒童文學創作成績卓著,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女作家。童話《翻跟頭的小木偶》《會唱歌的畫像》《核桃山》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童話《野葡萄》獲全國兒童文學創作一等獎,被譯成英法德俄日等文字,拍成電視片1986年在慕尼黑電視節榮獲青少年電視節目獎。童話《鳥孩兒》《問海》《進過天堂的孩子》《會飛的小鹿》《春天在哪里?》影響廣泛,深受好評。散文《魂系何處?》獲新中國60年優秀作品獎。短篇童話多次榮獲各種獎項。
目錄
閱讀準備
野葡萄
栗子谷
進過天堂的孩子
半邊城
山林里的故事
抬花轎
綠色小屋
雪梨樹
參孩兒
閱讀總結
序言
·作家生平·
葛翠琳(1930年一),兒童文學作家。
1949年后歷任北京市文聯、北京市作家協會專業編創人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執行委員。
1990年,葛翠琳與韓素音等人創辦“冰心獎”,并一直主持“冰心獎”工作,現任“冰心獎”評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葛翠琳曾任瑞士兒童圖書國際獎評委。
·創作背景·
葛翠琳的童話創作始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迄今已六十余年。此期間,她創作了上百萬字的童話作品。她的作品,篇幅上既有短篇,也有中長篇;在具體對象上,少年、兒童和幼兒,各年齡段均有相應作品。她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早崛起的童話作家之一,目前仍保持旺盛創作活力。六十余年來,葛翠琳把自己幾乎全部的才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神圣的童話創作之中。她的童話創作為中國童話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品速覽·
葛翠琳的《野葡萄》是一本童話集。作為書名的作品,屢屢收入各類童話選集,是葛翠琳的成名作。《野葡萄》的情節極為簡單:偏僻小村里有一個聰明美麗的養鵝小姑娘,父母去世后,壞心的嬸娘弄瞎了她的雙眼。她按媽媽生前所說,到荒山里尋找深紅色的野葡萄。在小白鵝的幫助下,小姑娘找到野葡萄,她的眼睛又明亮了。
·文學特色·
葛翠琳與其他以民間童話做題材的作家的不同在于,她著眼于經幾千年歷練的民族文化積淀,挖掘它的豐厚內涵,揭示它的深邃意蘊。她以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擔當,穿梭于從前與當下、幻想與現實,以童話幻想的絢麗色彩,使一個個童話故事顯得雋永蘊藉、曲折動人,更以清新語言的描述,使一個個童話形象逼真傳神。
葛翠琳童話,奇兀奇俏,深厚深邃,涉及民族、歷史、文化等諸方面,為一代代兒童所喜愛。
后記
名家心得
這本童話集是葛翠琳先生六十多年創作的精選集,包括長、中、短篇童話。六十多年來,她在不同的年代里為孩子們創作出了多部名篇杰作。如20世紀50年代的《野葡萄》《采藥姑娘》,60年代的《金花路》,70年代的《云中回聲》,80年代的《問海》《一片白羽毛》《翻跟頭的小木偶》《進過天堂的孩子》,90年代的《會唱歌的畫像》《會飛的小鹿》,進入21世紀之后的“山林童話三部曲”(《核桃山》《栗子谷》《紅棗林》)等。
這些作品是這位童話作家獻給孩子們的愛的禮物,獻給祖國和世界兒童文學的瑰寶。這些童話作品是全世界兒童共有的珍品。它們是從中國古老大地上和中華民族民間文化土壤中開出的絢麗花朵,也是中國當代“抒情派童話,,領域里的經典篇目和一座座“高峰”。從那些生動的生活細節和溫情脈脈的故事里,幾代小讀者不僅從中獲得了成長的啟示,也得到了文學的享受、美的熏陶。同時,這些作品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老作家對待兒童文學嚴肅和細致的態度。
葛翠琳先生的作品充滿催人向上的勵志精神和美的力量。
讀者感悟
拿到這本書,首先看看作者,啊,一位慈祥的奶奶,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讓我不由得想起冰心老人,作者還是“冰心獎”評委會副主席呢。我很喜歡冰心的作品,小時候就在課本中讀過冰心的《小桔燈》《寄小讀者》。她的作品親切感人,讀時就像飲用了甘洌清澈的山泉之水。那時候我就覺得兒童文學作家的心態一定非常年輕。
言歸正傳,《野葡萄》這本書收錄了葛翠琳多篇精彩絕倫的童話故事,篇篇都有感動人的地方,處處彰顯著善良、勇敢、正義、博愛的光輝。白鵝女,為了醫治失明的雙眼,跋山涉水,遇到數不清的艱難險阻,衣服破了。手、臉都流血了,她都不回頭……這么辛苦,只為了找到野葡萄。經歷了無數的苦難之后,她找到了夢寐以求的野葡萄,她美麗的眼睛恢復光明了。然而白鵝女沒有沉迷于這個世外桃源,她要把野葡萄帶回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給和她遭受同樣失明痛苦的人們帶去光明。她把神奇的野葡萄帶回去,讓許多失明的人重獲光明。白鵝女的故事感動了好幾代人,白鵝女還被評為“感動中國的十大童話明星”。
讀這本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純潔人的心靈,讓人分清善惡。讀后才能真正領悟“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含意。只有高尚的道德修養才能抵御各種低級趣味的誘惑,才能在社會上做一個有用的人。
《野葡萄》一書講述了動聽的故事,默默地向讀者傳遞著愛,處處彰顯人性的光輝。這本書真讓人愛不釋手,看了一遍還想再看一遍,主人公的形象不時在腦海里浮現。非常慶幸得到這次試讀機會,有機會還要買幾本葛翠琳老師的書,讓孩子讀到更多精彩的故事。
閱讀拓展
國外著名的童話大師
姓名:安徒生
國籍:丹麥
簡介:《安徒生童話》是兒童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它以獨特的魅力征服了丹麥以及全世界讀者的心。安徒生在《丑小鴨》《海的女兒》《夜鶯》《皇帝的新裝》《堅定的錫兵》等童話中所塑造的形象,給人們帶來了美的陶冶,情的升華。童話,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在安徒生那里達到了它的高峰。
安徒生(1805一1875)出生于丹麥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鞋匠,母親是洗衣工。他沒受過正規教育,但是他發奮自學,后來考入哥本哈根大學。他曾渴望當一名演員,因此創作劇本、游記。1835年,他的第一部童話《講給孩子聽的故事》出版。此后,他幾乎每年都要獻給孩子們一本童話。直到他去世前三年,他一共寫出了百余篇童話。
姓名: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
國籍:德國
簡介:格林兄弟是德國民間文學的搜集、整編者。他們出身在一個官員家庭,均在馬爾堡大學學法律,又同在卡塞爾圖書館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學教授。他們共同編成《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勇敢的小裁縫》等名篇,為世界各國兒童所喜愛。此外,格林兄弟從1808年起開始搜集、整理德國民間傳說,出版《德國傳說》兩卷。他們還編寫了《德語語法》《德國語言史》《德語詞典》等學術著作,為德國語言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文摘
那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村外邊有一條大河,村里的人差不多每家都養鵝。村東頭有一個李媽媽,她家養鵝的年代最久,養的鵝也最多。李媽媽夫婦倆,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小女兒。這小姑娘說來真出奇,長得像鵝毛一樣白凈,一對閃亮閃亮的眼睛,人人見了都說:“哎呀!看她的眼睛多美呀,像荷葉上露珠兒一樣。”四鄉八里的人知道了,也都說,那個小村子里出了仙女了。
小姑娘越長越聰明,越美麗,剛滿八歲,就到河邊去放鵝。她常常在水淺的地方和白鵝一起玩水,親自喂那只最小的白鵝。一年的工夫,那只最小的白鵝,長得比所有的鵝都大。羽毛放著光澤,美極了。她這樣愛白鵝,簡直不能和它們分開;那些美麗的白鵝,也親熱地跟她生活在一起。因此,村里人都喊她“白鵝女”。
白鵝女長到十歲,爹娘先后都死去了。狠毒的嬸娘霸占了兄嫂的家,就虐待起侄女來。小姑娘白天出去放鵝,夜里就睡在河邊高大的柳樹下,每日里只能吃到一塊冷餅子。善良的白鵝,好像知道小主人的苦楚,夜里,都把翅膀蓋在她的身上,守護著她。那只最小的白鵝,把頭伸在小姑娘的肩膀上,跟她更是親密。
日子就這樣過著,本來還可以將就地活下去。
可是過了一年,嬸娘也生了個小姑娘。這個小姑娘長得和白鵝女一樣俊,只是兩眼是瞎的,眼珠兒瞪著,一動也不會動,所以村里人都喊她“瞎閨女”。嬸娘聽了,心里很惱怒,一見白鵝女那對水靈靈的大眼睛,心里就氣得慌,恨不能把它們挖出來。
一個秋天,紅艷艷的蘋果壓彎了枝條。黃澄澄的梨子像金鐘一樣在樹上懸掛著。葡萄一串串地吊在架上。月亮又大又明,安靜地照著草地。中秋節到了。白鵝女望著河水遠遠地流去,不覺難過起來。家家都在過節,誰管自己呢?那厲害的嬸娘會不會來喊自己回家?就在這時候,嬸娘挎著一只籃子,走到河邊上,狠狠地說:“把鵝蛋給我裝起來!”白鵝女說:“嬸娘,八月十五,人人都過節,帶我回家,給我一串葡萄吃吧!”嬸娘哼了一聲說:“你就知道葡萄!別人都說你的眼睛像葡萄珠兒,給我來看看!”說罷,從河邊抓起一把沙子,揉進了白鵝女的眼睛里。
狠毒的嬸娘提著一籃鵝蛋回家去了,留下白鵝女,獨自一人坐在河邊傷心地哭。她什么也看不見了,閉著痛楚的雙眼,坐了一夜,又坐了一夜,還是什么也看不見。她哭得這樣悲傷,連河水都喧鬧起來,好像在對天怒吼,訴說世間的不平一樣。后來她想起了媽媽活著的時候曾告訴她,從前的人說,荒山里有一種野葡萄,瞎眼的人吃了它,可以重見光明。她想,待在這里,也是瞎著眼等死,倒不如往荒山里去尋野葡萄,或許能找到,能治好自己的眼睛。于是她爬起來,順著河邊往前走。小白鵝嘎嘎地叫著,跟在她后邊。她抱起小白鵝來說:“小白鵝,我的親人,人說你們能聽懂河水的話,你向小河打聽一下,它能不能把我帶到一座高山跟前去呢?”小白鵝叫了兩聲,示意白鵝女騎在它背上,撲地一下跳進河里。小白鵝拍拍翅膀逆著水往上面游去。一面游,一面回頭嘎嘎地叫,好像說:“我的小主人!河水告訴我,順著水游容易,逆著水游難。但這水是由高山往下流的,我們逆著水游就能找到山啦!”白鵝女高興地點點頭,摟摟它的脖子,它就不叫了,愉快地向前游去。
冷颼颼的風從河面吹過,水流越來越急,小白鵝不住地打旋,白鵝女渾身不住地抖著。白鵝女擔心起來,哪里有高山呢?也許,還沒有找到它,就掉進河里淹死了!可憐這沒爹沒娘的孩子,誰也不會尋找她,只有小白鵝將為她難過。她撫著白鵝的羽毛,心里想,小白鵝多么可愛呀!假使我死了,誰又來照管它呢?越想越難過,不覺流下滴滴眼淚來。
就在這時候,她聽見嘩嘩的山水聲,好像暴雨敲打著屋檐一樣。莫不是前邊有一座山了?或許這條河就是從那里流出來的呢!她鼓足了勁兒,伸開兩條腿,幫著小白鵝用力劃水。山水的聲音越來越響,她的腳下觸到了圓滑的石頭,不是一顆顆的石子,是大塊大塊凹凸不平的石頭。真的到了一座山腳下了么?
白鵝女跳下來,淺淺的河水從她的腿旁流過。她抱住小白鵝,親了又親,然后說:“我的小白鵝!你回家去吧!我到山里尋找野葡萄去了。”說罷和它告別,就往前邊走。
她真的找到了一座山。這是一座很高的山,從來沒有人來過。滿山的怪石、蒺藜,有眼睛的人都找不出一條路來。白鵝女到了山腳下,就想,但愿能找到野葡萄。她攀著山石往上爬,抓住一把草,草上有刺扎破了她的手;她踩住一塊石頭,石頭滾落下去。她就這樣,爬上去,滾下來;滾下來,又爬上去,爬了很久很久……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