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182頁
- 開本:16
- 出版社: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 ISBN:9787530149287
- 作者:秦文君
編輯推薦
遇見這些文字,在你美好的時光。
自信、飛揚、優雅、智慧、感傷、堅韌……
豐沛的生命氣質是少女
心底開出的花
作者簡介
秦文君,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創作有《男生賈里全傳》《女生賈梅全傳》《小香咕全傳》《天棠街3號》《調皮的日子》等多部深受兒童喜愛的作品。其作品曾獲“五個一工程”獎、冰心兒童圖書獎、中國圖書獎等七十多種獎項。多部作品被譯為英文、德文、日文、韓文、荷蘭文等在全球出版發行。2011年3月在上海創辦了“小香咕閱讀之家”。
目錄
關于女孩 王安憶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老媽的故事 桂文亞
夢想 秦文君
去省城 三三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蕭萍
龍卷風 韓青辰
今夜月兒明 丁阿虎
孤苦伶仃的小姑娘 [法]雨果
文摘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我老媽的故事
桂文亞
媽媽十五歲就生下了我,相當于現在就讀高中二年級的女生。我出生那天是個特別好的日子:1949年12月31日。如果倒退至明清時代,十五歲已經是女孩兒合適婚嫁的芳齡,實在沒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我出生后一年,妹妹也跟著來報到了,可是爸爸和媽媽卻在妹妹四歲、我五歲半時離婚了。后來爸媽各組家庭,我和妹妹歸“爸爸養”。童年時期,媽媽的笑顏都出現在想象和美麗的照片里。
盡管這是一個孩子童年失去母親陪伴照管的遺憾,但我的外婆卻扮演了“報佳音的天使”,經常從城里捎來媽媽的思念和叮嚀,帶來媽媽為我們姊妹倆選購的漂亮新衣、玩具和好吃的糖果點心。兩個女兒仍然是媽媽心中的寶貝,何況還有最最寵愛我們的外婆。我的心里沒有太多“陰影”。
媽媽的生活條件似乎優于爸爸。小時候我們住在鄉下小鎮,很泥巴味兒的,玩伴不是田徑上漫步的雞呀,鴨呀,大白鵝呀,就是水田里的青蛙啊,蝌蚪啊,田螺啊,滑溜溜的泥鰍啊,不然,就是甩著尾巴、有著超長睫毛的牛哥哥和繞著木瓜樹發瘋轉圈子的狗王保安。
爸爸長年在外地工作,家里大小事都得靠“新媽媽”一人操持,我們的生活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總難免有所欠缺。直到有一天,媽媽居然出現在我們三個女生面前了。我真的不懂,媽媽是怎么處理那些復雜的感情問題,讓新媽媽接受了“前妻”的友誼和關心呢?媽媽每次來,并不和我們在一塊兒,她總是扮演一個傾聽者的角色,聽著新媽媽的訴苦或抱怨。媽媽常常邊點頭邊勸解,有時候兩個女人還會發出共鳴的笑聲,這時媽媽就亮出清脆悅耳的嗓音說話了:“是啊,齊秀!等吉輝回來,你就輕松多了。他是一個顧家的男人,很有責任感的!”
“齊秀”,是新媽媽的名字,“吉輝”是爸爸的名字,媽媽說得那么從容自然,讓我感到很驚奇。媽媽每次都能帶來歡笑和愉悅,個性堅毅、自尊心也很強的新媽媽,不但接受了她這個人,還滿懷欣喜地接受她金錢和物質上的饋贈。就拿衣服來說,新媽媽每次穿的漂亮“出客裝”,多改自媽媽送的絲綢旗袍,因為她們的身材差不了多少。不然,以爸爸這邊儉省的用度,哪有置裝的余錢呢?等我長大以后,才逐漸理解,媽媽不但聰慧善良、慷慨豪爽,還是個熱情浪漫、洞悉女人心事的“氣質美女”呢。
媽媽真的與眾不同,小小年紀就被醫生“宣判死刑”,預言活不過九歲。原因是媽媽有先天性心臟病,只要情緒一激動,血壓立刻升高,咕咚一聲昏倒在地。這個驚人的警告把外公、外婆嚇傻了,他們從此對媽媽呵護備至,捧在手掌心,生怕媽媽身上有一根毫毛被風吹歪。 媽媽實在也是被父母寵壞的一個媽媽(這可是媽媽自己說的喲),從小就霸道得“無法無天”,要什么就有什么。再加上媽媽的言談舉止活潑大方,相貌甜美可愛,著實是人見人愛,即使嬌縱一點也沒什么關系。
我和妹妹就是媽媽最忠實的粉絲了。在我們心目中,媽媽是天后級的女神,大方、幽默、快人快語,不像爸爸不茍言笑、謹小慎微,動不動就訓誡我們不用功讀書。他們倆是絕對相反的兩種性格。爸爸是嚴師,媽媽似朋友,相處起來,媽媽倒更容易得到支持。
由于我們小時候行動缺乏自主權,爸爸不準我們和媽媽來往。外婆就說,別著急,你們很快就會長大,行動自由了,隨時都可以來看媽媽,親情是阻隔不斷的。
果然,我們很快就長大了。
然而我們姐妹和媽媽總是聚少離多。1986年,媽媽因為健康因素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決定移居美國,至今忽已三十年。我常想,這恐怕是老天爺別有用心的安排吧,正因為媽媽不在身邊,我們母女才有了更緊密的聯系。
多年來,我以“連續劇”的方式,定期向媽媽寫信報告自己的工作和家庭近況,一寫就是嘩嘩嘩的幾大張信紙外加各種近照。初到異國的媽媽說,這是“家書抵萬金”。很少動筆桿的她,也把生活里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寄給我,譬如如何看電視、學英文、一天背三個生字;如何整理玫瑰花園、栽種樹木,好擁有理想中的藍天綠地……看來,這樣愜意的生活真的不賴。當然,媽媽更關心我們的日常生活,千叮嚀、萬囑咐,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第一。我們母女經常打國際長途電話,天南海北無所不談。媽媽最感興趣的話題是臺灣的各種大小新聞,當然我也不忘添油加醋。有幾次空氣中飄來怪味,急得我對著話筒大喊:“媽!媽!不能聊了。廚房里有東西燒焦了!”這才終止雙方欲罷不能的興致。媽媽喜歡和我聊天,又怕我花費太多,總是要我“長話短說”,可是話匣子一打開,我們就都忘了時間。
媽媽寄來的信我總是一看再看,除了字跡瀟灑漂亮,文筆也很生動,其中更有不少極具啟發性的“金玉良言”。對此,我都記得滾瓜爛熟了:
·赤子之心不是幼稚,是一個人純真的表現。
·不輕易向朋友借錢,還了錢,人情還不了。
P16-21